本报讯 (大运河科创城管委会微融媒体中心 李根旺 通讯员 杨莉 张建) 经逐级遴选、专家评议和综合评审,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近日公布全省11个省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名单,大运河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入选。
大运河悠悠荡荡、流淌千年,见证着两岸人家生生不息。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临平段)列入“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河道总长约40公里,由杭州塘(临平段)约29公里、上塘河(临平段)约11公里组成,是整个大运河体系中历史较为久远的运河河道之一。
2021年10月,临平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管委会、大运河科创城建设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重点聚焦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对标对表上位规划,把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理念贯穿规划编制工作始终,印发《临平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杭州市临平区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设计完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郊野段)工程方案》《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核心区城市设计及概念设计方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因此,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不仅要保护、发掘、传承传统文化,更要形成文化自信、精神力量,并转化成实际工作中发展的推动力。一直以来,围绕全面提升区域环境品质和群众生活品质,临平大运河管委会(指挥部)联合属地镇街及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了覆盖29公里运河沿线的环境大整治、大提升,全面推进大运河郊野段绿道建设。同时,以活动为载体打响运河文化品牌,举办中国大运河古镇发展研讨会,并发起成立“中国大运河古镇发展联盟”,以盟会友壮大运河古镇“朋友圈”;开展“爱上大运河 千年古镇行”大型融媒体行动,沿途各站推出非遗文化主题市集、幸福照相馆等体验活动,抖音平台上线“#爱运河in临平”活动话题,话题总播放量达5490.6万次;推出中国大运河摄影节暨摄影作品联展、2022中国大运河诗会等主题活动,编制《大运河(临平段)文化遗产地图》,全方位展现大运河(临平段)文化内涵。
接下来,临平大运河管委会(指挥部)将继续高标准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努力打造中国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临平范例,为高水平建设“数智临平·品质城区”提供有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