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招正当时,不少制造业企业也纷纷招兵买马。不仅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人才缺口加大,制造业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也释放出不同于以往的人才需求。就业新风向引领下,促人才供需,多方多策积极激发制造业的就业新动能。
一方面,制造业中的一些新兴产业发展向好,释放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人才需求。另一方面,传统制造业加速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对数字人才、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度也更高。
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22年智能制造领域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53.8%,2020年至2022年招聘职位数同比增幅均超50%,其中新能源行业同比增速97.6%。“在制造业转型过程中,高技术制造业的技术性岗位相比职能性岗位人才需求更大。”智联招聘执行副总裁李强表示。
而从就业市场的供给端来观察,当下的制造业早已不是刻板印象中的“蓝领、车间、流水线”。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发展,制造业岗位对应届生的吸引力进一步凸显。李强表示,在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中,工作条件改善,薪酬待遇提高,职场人对制造业的认知不再是“活累钱少环境差”。“最直观的体现就在薪资水平上,最新数据显示,制造业的招聘薪资水平相对较高。”李强说。
“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浪潮下,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给年轻人带来了新的就业选择和发展空间;同时,制造业企业也需要更多具备新技术、新模式和新理念的年轻人才来推动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这是时代的共赢选择。”久吾高科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党建兵告诉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制造业的人才供需之间仍存在不匹配的问题。尽管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更大的就业吸纳空间,愿意选择制造业的年轻求职者也在增加,但是不少企业还是反映“较难招到合适的人才”。业内人士认为,为了紧随制造业发展新趋势和就业新风口,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要进一步走深走实,促人才供需更加匹配。
“就业的新风向也会带来跨界和跨学科合作、持续学习和培训的市场新风向,人才招聘和就业将会更加注重候选人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持续学习能力和培训背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和任务需求。”党建兵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