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文化·品读临平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2月08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花落春仍在

  文/彭丽芬

  天气暖和起来时,我爱去史家埭的街心公园闲逛,因为公园的三春亭边种植着不少望春玉兰。它们一开花,临平老城区的春天立马喧闹了。

  望春花,又叫辛夷,花蕾似毛笔头。万物初苏之际,它们钻出毛茸茸的花骨朵,开出满枝桠素净硕大的花儿,温暖着料峭的初春。街心公园的望春玉兰树型高大挺拔,花盛时一树洁白,年复一年,洁白芬芳的花开了谢,谢了开,仿佛这里藏着一个美好的春天。

  从北大街拐进公园,穿过拱柱廊,沿着通幽的石径向西缓步行去,右手边绿树丛中隐隐约约立着一尊雕像。远观这尊雕像,一位穿着长衫的老人正温和地与我对视,目光中散发着浓浓的书卷气息。走近雕像,轻轻拨开下方绿草丛中山茶花的叶子,露出“俞樾”二字。再绕到雕像背面,刻有碑文:“俞樾,字荫甫,号曲园,道光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河南学政……”十列娟秀的字迹精确概括了俞樾的一生,碑文还注明了雕像立于1997年11月,此处即为俞樾史家埭故居旧址。

  温暖的春风轻轻拂过,公园异常安静,只闻得望春玉兰的花瓣跌落地面的簌簌声。待花瓣落尽,这些光秃秃的枝桠上会慢慢长出柔嫩的绿叶,这落与长之间,春一直都在。而俞樾先生隐匿在北大街的喧嚣处,手执一卷书,或看人们静静闲坐,或听人们轻念史埭春灯的诗文,就像这座低调的城一样。

  翻开历史泛黄的书卷,俞樾的成就跃然纸间,让人惊叹。作为晚清大学问家,一生著述宏富,他长期在杭州、苏州等地讲学,一时“门秀三千士,名高四百州”。章太炎、吴昌硕,日本的井上陈政均是他的学生,影响遍及海内外,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俞樾与临平的渊源。俞樾诞生于浙江德清,自称“居临平垂三十年”,临平是他的第二故乡。因父亲在京授馆教读,俞樾4岁便跟随母亲到临平求学,一家人移居史家埭。6岁时,父亲对其进行启蒙教育,此后在母亲的教导下完成《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学习。他在此结婚成家、中举人、成进士,其母亲和妻子都是临平姚家人。

  细数俞樾的诗文字画,呈现了较多的临平元素。“余年甫四龄,即从德清旧庐迁居临平之史家埭,所居有楼三楹,其下临街。每岁元夕张灯,辄于楼上观之……余所谓史埭春灯者,或亦可为临平一故实乎?”这是俞樾在清光绪十年(1884年)冬于平望舟中对临平的一段回忆。晚年,俞樾拟绘生平游历之景四十图时,第一图就为“史埭春灯”。他还在《自述诗》中回忆道:“年年史埭度元宵,笑倚楼头兴最饶。青白两龙才过去,滚球灯又到潘桥。”不由地让人向往起百年前那个上元节,史家埭的屋前檐下悬满一排排春灯,大家一起赏灯猜谜,欢声笑语的热闹情景。他为临平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著有《临平杂诗》,并编纂《临平记补遗》,还曾在光绪年间为弟子王同的《唐栖志》作序:“唐栖者,仁和一大镇也。名虽镇实与小邑等。其北属德清,则余与有桑梓之谊,以镇之旧家有姚氏者,余与有连。余苏杭往返经由其地,往往越宿而去。”说到王同,可能很多人不太了解,但他的儿子王福庵是西泠印社的创始人。但凡到过西泠印社柏堂,必定会看到厅中正壁上高悬的匾额“柏堂”,那就是俞樾所书,其下的国画“西泠先贤图”,包括四位创始人王福庵、丁辅之、叶铭、吴隐和前五任社长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昌硕先生自不必说,他与超山梅花和超山结下了生死之缘是众所周知,但俞樾众多弟子很多都与临平有缘,可谓是磁场强大。

  俞樾32岁进京赶考,正是其风华正茂的入仕年代。当时的主考官正是大名鼎鼎的曾国藩,他出了一道试题,要求考生以“淡烟疏雨落花天”为题作诗。俞樾看过后写下一首《春日》,开篇第一句:“花落春仍在,天时尚艳阳。”曾国藩读后大悦,觉得此诗句可圈可点。当时大清王朝经历了鸦片战争正值风雨飘摇之际,洪秀全又在南方举起了太平天国的大旗,在曾国藩看来“花落春仍在”这句诗具有积极意义,符合其对时局的期望,于是擢升俞樾为部试第一名,并中了进士,皇上钦点其为翰林院庶吉士,主要负责起草诏书,讲解经籍。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俞樾在苏州买下一块形状如曲尺的土地。他亲手规划,凿池叠石,栽花种竹,并取老子“曲则全”之意,建成“曲园”,从而结束了他多年来赁屋而居的生活。曾国藩为园中一处堂名题为“春在堂”,李鸿章题匾“德清俞太史著书之庐”,因此俞樾写下的五百余卷皇皇巨著被命名为《春在堂全书》。俞樾晚年时,命人在杭州南高峰凿石壁,他用洋铁箱密封埋藏了近五百卷《春在堂全书》,“藏之名山,以待其人”。曾国藩曾经评价:“拼命作官者李少荃(鸿章)也,拼命著书者俞荫甫也。”俞樾的成就不仅在此,他曾兼浙江书局总办,主持精刻二十二种子书,还联络江宁、苏州、武昌、杭州四大书局,历时数年会刻二十四史,对战乱时的典籍保存与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2021年12月25日正值俞樾两百年诞辰,临平区和复旦大学同步举行了俞樾诞生200周年纪念研讨会暨《俞樾全集》新书发布会,这套书正是对俞樾学术思想、文字作品的系统呈现。

  一个秋日的午后,我沿上塘河行至北大街,一块褐色的古朴导向牌“缸甏弄公园”吸引了我的注意。我从一条狭小的弄堂拐进去,一幢古建筑呈现在我眼前,石墙上红漆标注着“缸甏弄3号”,木门上贴着封条,边上一块长方形的标牌标注着该建筑已被列入杭州市人民政府历史建筑保护名录。屋后挖掘机正在有序施工,我悄悄爬上旁边一幢居民楼,从楼梯的窗户望出去,我瞬间惊呆了,原来这里还藏着这样一件宝贝。这幢古建筑坐东朝西,远看小青瓦屋面,两坡硬山屋顶,木结构建筑,合院式布局,平面呈“凹”字形,由正屋、南北两侧厢房和天井构成。外墙由砖砌,内墙由板筑,还有不少兽面铜质、牛腿、挂落等雕刻。我脑海中立即冒出了想进去一探究竟的念头,碰巧有位老人从我身边经过,老人告诉我这幢民居始建于清代,原先一间为杂货店,另一间为米店,现动工建设俞樾纪念馆。

  我的心头一动,太好了,临平终于要有一家名人纪念馆了,还是一代大儒的纪念馆。我的脑海中开始浮现望春花开满枝头,花香飘进故居的情景。“去年今岁两度过,钓游旧地总情多”“马家长巷巷中央,旧有吾家薜荔墙”,俞樾先生对临平“总情多”的深意,终可回归这座纪念馆了。

  其实,俞樾诗中的薜荔又称木莲,是江南多见的常绿藤本植物,这“木莲”的“莲”,是莲蓬的莲,其果实可作凉粉。据《本草纲目》记载:“固精消肿,散毒止血,下乳,久痢肠痔,心痛阴癫。”薜荔的果实类似无花果,花极小,隐于花托内,果实形如馒头,成熟前是绿色,挂在绿叶间不易被发现。鲁迅先生曾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薜荔,“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记得有一年去绍兴,我还在百草园里买了一碗木莲冻,晶莹剔透,吃起来滑溜溜的,透着一丝凉爽,至今记忆尤深。“马家狭弄一条长,徒咏先芬薜荔墙。咫尺雪泥何处问,眼前尘世几沧桑。”1955年,俞樾的曾孙、《红楼梦》研究大师俞平伯回临平寻访马家弄俞家旧迹,后作此诗以念之。据了解,20世纪50年代末,临平镇上一些人家也以“木莲豆腐”作盛夏清凉饮料佳品。

  也许,文人都是喜欢植物的,待这座纪念馆春天建成了,若能种些薜荔,像爬山虎一样爬满这面老墙,那定是俞樾先生喜欢的,也是俞平伯先生喜欢的,更是临平一道美丽的文艺风景。我们不妨期待一下,一边吃着木莲冻,一边逛着俞樾纪念馆,在上塘河边静待一朵望春花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视点
   第04版:文化·品读临平
花落春仍在
花落春仍在
今日临平文化·品读临平04花落春仍在 2023-02-08 2 2023年02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