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知与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三农”专家齐聚临平共话“走高效生态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持续擦亮高效生态农业的临平金名片
“三农”专家齐聚临平共话“走高效生态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2003年4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运河街道新宇村调研考察“三农”工作,提出“把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作为提升浙江效益农业发展水平的主导方向”的重要指示。二十多年来,临平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三农”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接续奋斗,以高效生态农业促进临平最美生态、产业经济、向往生活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的新路径。 为进一步总结提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理论研究阐释传播一体化,近日,临平区举办“走高效生态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主题活动,“三农”领域专家学者、相关政府主管部门领导齐聚一堂,以临平的经验模式为典型案例,交流观点、分享经验,系统总结“高效生态农业”的临平经验,擘画未来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记者 江培元 整理

  临平要打造全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样板

  ○陈荣高

  临平区践行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路径,整体转型效果良好。在围绕高效生态农业、生态产品和共同富裕等方面,有模式、有机制、有成效,已经打下扎实基础。如何进一步打响高效生态农业品牌,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学习的样板,我觉得需要打响“五张牌”、突出“四个化”、建好“三基地“。

  打响“五张牌”即“名、特、优、新、高”农产品品牌。着力在名特产品、优质产品、全新产品和高效产品上下功夫,力争每年迈上一个新台阶。

  突出“四个化”即原生态化、标准化、精品化、产业化建设。要立足有机的、无公害的、原生态的农产品,制定一套标准化的农产品体系,力求向精品化、产业化的方向推进。

  建好“三基地”即要把临平区建设成为绿色菜篮子供给基地、新产品开发示范基地和农业科技园研究基地。要让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向杭州、上海市区。要不断推出新产品,不仅要满足本地农村农民对种子、种苗的供给需求,更要让更多新产品推向全国农村市场。要把力足点放在培养一批和引进一批农业专家人才上,不断研究新课题新成果。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要把握好三个立足点。

  第一,依靠科技创新与应用。如生物育种技术‌方面,引入高产优质品种,提升粮油单产‌‌;智慧农业方面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优化种植管理;农机装备升级‌方面引入丘陵山地适用的微型机械或配备智能导航系统的农机,提升作业效率‌‌。

  第二,依靠规模化集聚化经营。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彻底摆脱农业“户自为战”;促进农业集聚集约发展,以规模化推进产业化,以集约化推进深加工,以深加工推进增收增效。

  第三,依靠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以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建设,以龙头企业带动加工增值,以龙头企业带动市场拓展。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一篇大文章,希望临平区在“高效生态农业”思想发源地、策源地的基础上,持续擦亮“高效生态农业”金名片,打造全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样板。

  (作者系省政协原秘书长 省咨询委乡村振兴部部长、浙江省钱塘江文化研究会高级研究员) 

  持之以恒做实做优“高效生态农业”文章

  ○金佩华

  22年来,临平历届领导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成为“高效生态农业的策源地”。这是临平干部和群众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农业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因为“两山”理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问题,其实“高效”“生态”这两个词就反映出“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辩证关系。

  2003年到现在,临平始终以习近平同志当年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习总书记关于高效生态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指示精神为遵循,与高校紧密合作开展战略谋划,既有思想引领又有理论指导,把实践与理论很好地结合起来,实践探索已经取得许多经验和成效。我觉得坚持走高效生态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也是临平当下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一种科学选择,值得深入研究、系统推进。

  希望未来能够持之以恒把“高效生态农业”这篇文章继续做实做优,一方面建议临平有必要把20多年来的探索历程与成果,从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三个维度来进行系统梳理;另一方面可以围绕农业新质生产力来做好文章。未来应当以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引擎,围绕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迭变,在保障农民增收和共同富裕的同时,实现农业生产与自然系统的和谐共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但绿色生产力不一定是新质生产力。临平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有良好的条件和基础的,这里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良好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优势,以及与周边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科技创新资源,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和优势。同时要注重农业农村制度的创新,要大胆地突破一些体制机制、政策制度瓶颈,这样才能通过改革创新形成具有临平特色的模式经验,更好地推广出去、引领发展。希望临平在探索农业新质生产力方面形成“临平模式”、走在浙江乃至全国前列。

  临平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要做好“融合”文章。既要推动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又要促进农业和文旅等融合发展,这是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要重视临平农业品牌建设,推出一批富有临平特色的“土特产”,通过自媒体等载体和路径加强宣传和推广,形成属于临平的独有品牌。此外,还要加强青年入乡的引导和落实,使临平农村成为年轻人创新创业的向往之地。

  (作者系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副理事长、湖州师范学院“两山”理念研究院院长) 

  临平深化高效生态农业实践 创新驱动打造全国示范区

  ○陈永富

  二十多年来,临平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全力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农产品品质、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有力推进了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是名副其实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策源地”。

  如何持续擦亮高效生态农业这张“三农”金名片?如何进一步打响高效生态农业重要策源地这个重要品牌?我认为还需要继续加强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要对二十多年来临平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实践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既要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好的做法,也要查找存在的不足,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下一步工作,加快推进转型升级。

  要从广度、深度、力度、效度四个维度全面推进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在广度上,要不断扩大覆盖面,在临平全区、全域范围都要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在深度上,要转型升级,充分彰显临平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特色与优势,体现辨识度。在力度上,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组织力度、协调力度、特别是人财物投入力度。在效度上,既要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大效益的协调发展,又要实现“综合高效”的目标。

  要全面提升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农业科技装备创新、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 (生物种业)、数字农业技术的应用,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等4个方面全面提高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和贡献率;提升产业融合发展能力,首先要优化产业链,其次要培育壮大产业融合主体,再次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提升制度创新能力,建立高效生态农业补贴政策、高效生态农业生产体系的基本标准、高效生态农业生产模式与实用技术的标准、高效生态农产品质量标准、农业生产资料(农药、化肥)使用规范、农业废弃物处理规范等一整套的技术规范和政策制度。

  要不断提升农民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要不断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加大农村人才引进力度和乡村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通过多方面的提升,努力打造和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和具有临平辨识度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标志性成果。

  (作者系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 

  深化理论溯源工程 筑牢农业高质量发展根基

  ○胡剑锋

  《临平区高效生态农业的理论溯源、时代特征挖掘与精神内核提炼研究》课题成果简明扼要,生动阐述了整个临平高效生态农业从源起到转型到升级的历程,内容翔实富有层次感,充分挖掘了总书记关于高效生态农业的指示内容。

  如何进一步完善报告,持续擦亮临平高效生态农业金名片,需要进一步总结提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理论研究阐释传播一体化,还需要围绕理论溯源、时代特征和精神内核三个方面下功夫。

  理论溯源。关键要解读习总书记的思想,要搞清楚总书记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关于高效农业的指示,然后浙江是如何践行的,最后取得了怎么样的成效。要围绕总书记的论述好好梳理提炼,同时,将十八大以后总书记关于高效生态农业的相关论述串联起来,进一步挖掘总结。

  时代特征。要进一步弄清时代特征,当时的背景主要是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为主,体制手段是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但现在情况已经发生变化,农业生产数字化、智能化。需要结合现在的一些情况把内容再梳理,把临平的做法与之相对应,凸显临平紧跟总书记的思想,紧跟时代的变化,并注意整理出具有临平印记的新做法。

  精神内核。一定要结合总书记的精神内核,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等绿色发展核心理念。同时,要强调、要创新、要开拓这些理念,如要与总书记提出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相结合等。此外,也需要与新的精神、新的具体举措相结合。现在存在很多新的管理模式,可以用智能化手段以及各方面措施来赋能农业产业。核心的内容一定要结合总书记的精神内核去归纳总结,才会有价值有高度。

  临平可以作为高效生态农业的率先践行地,打响品牌,将其发展为临平的一张“金名片”。

  (作者系浙江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浙江省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 

  因地制宜走临平特色高效生态农业之路

  ○桂祖武

  总书记当年到运河调研,首先体现了他对“三农”工作的重视,体现了“自觉重农”的思想特点,这是习近平同志重农强农惠农富农思想的逻辑起点,也是指导我们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根本价值指引。其次体现了他对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重视,体现了“产业强农”的路径指引,为我们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生产力决定论思维,创造性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理念来破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相关问题提供了科学的路径指引。第三体现了他对统筹“三农”各项工作的重视,体现了“全面兴农”的实践指引。

  综上,我认为新宇村的循迹溯源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效生态农业发展重要论述的重要萌发地和实践地。二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农强农惠农富农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和实践地。三是体现习近平经济思想基本价值逻辑的重要见证地和实践地。四是具有见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想发生及实践过程的价值。

  关于走高效生态的新型农业发展之路的对策,总体上要把握两点:

  一是注重运用习近平经济思想来抓好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比如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强总理提出的以质取胜、规模效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等,都很有针对性,在工作中要加强应用和结合。

  二是注重发挥临平的特色和优势,做到因地制宜。临平“三农”工作在区片规划上很有想法,划分为沿运河边、沿东湖二通道、沿超山丁山湖、沿城市周边等,每个地方都有个主题进行规划,有利于融合资源、统筹一体发展。其次,可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点位丰富。运河街道是高效生态农业提出地,有很多水塘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预留了空间,再加上研学营地建设,有利于农文旅多业融合发展。要把这些点都整合起来,以此支撑临平区作为高效生态农业重要策源地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效生态农业发展重要论述的重要萌发地和实践地的地域品牌,以更好地赋能助力我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市委党校临平区分校常务副校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知与行
   第03版:视点
   第04版:专题
持续擦亮高效生态农业的临平金名片
今日临平知与行02持续擦亮高效生态农业的临平金名片 2025-04-22 2 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