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临平娃游临平~~~临平第一小学开展春季研学
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临平娃游临平
“工业+生态+非遗”激活童年成长密码
临平第一小学开展春季研学

  近日,临平第一小学(以下简称“临平一小”)联合区文化传媒集团开展系列研学活动,来自四个校区的孩子们分别前往老板电器智能制造基地、超梅鹿自然营地和塘栖古镇,开启融合工业探秘、自然教育与团队协作的春日研学之旅。

  本版组稿 蒋欣依

  世纪校区之老板电器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拂过老板电器智能制造基地,临平一小世纪校区的小探索者们已经整装待发。上午9时许,伴随着银铃般的欢笑声,孩子们踏入“黑灯工厂”——一个充满未来感的智能制造殿堂。

  与传统工厂不同,这里宛如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偌大的空间里光线昏暗,自动化设备闪烁着蓝色的指示灯,智能机器人挥舞着机械臂跳着“工业芭蕾”,数字化大屏上跳动的数据流如交响乐谱。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孩子们目睹了原材料如何在黑暗中完成华丽变身,从入库到出库,全程不见人影,操作却行云流水。“哇!那个机械臂比我的乐高机器人灵活多了!”孩子们不时发出惊叹。

  在老板电器智能物流中心,数十米高的立体仓储系统犹如钢铁巨人,机器人正沿着既定轨道穿梭自如,上演着一出现代版“货如轮转”的科技奇观。

  在烹饪文化展厅,时空在此奇妙折叠,从新石器时代的陶鬲到明代的铜火锅,从欧洲中世纪烤炉到现代集成灶,百余件跨越千年的炊具静静陈列,勾勒出一部烟火气十足的人类文明进化史。“原来东坡肉里藏着这么多饮食智慧……”当讲解员揭秘八大菜系背后的文化密码时,同学们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下精彩内容。

  午餐时间,孩子们化身国际料理小达人,中式饭团的糯香与西式曲奇的奶甜在空气中缠绵。当最后一枚曲奇出炉,这场美食冒险迎来高光时刻。制作春日限定抱抱卷,最令人期待。身着雪白厨师服的主厨刚示范完手法,小厨师们就迫不及待地开启美食创作之旅。灵巧的小手将金黄松软的蛋糕胚轻轻展开,裱花袋化作魔法棒,旋转间便绽放出朵朵奶油云霞。在这个甜蜜的午后,童真与创意在烘焙教室里发生着奇妙的化学反应,每个孩子都成了最棒的春日美食艺术家。

  新竹校区、将军殿校区之超梅鹿营地

  在超山四季农园超梅鹿营地,来自新竹校区、将军殿校区的孩子们兴致盎然。戴上迷彩头巾,小勇士们紧紧抓住吊环,在教练的保护下荡过障碍网,一张张小脸憋得通红。“我像蜘蛛侠一样飞起来了!”男孩子们兴奋地叫着。有的孩子起初吓得闭眼尖叫,但在同伴的鼓励下,最终克服恐惧完成了“空中飞人”的挑战。“穿越火线”更是让人捏了一把汗——孩子们匍匐爬过绳网障碍,仿佛真的在枪林弹雨中突围。草地上,孩子们奔跑追逐,当飞盘在空中划出弧度命中目标时,欢呼声此起彼伏。

  正午的阳光透过树荫,在草坪上洒下斑驳的光影。经历一上午闯关挑战的小勇士们,迎来期待已久的午餐时光。事先准备好的爱心便当成了最好的社交货币——有的孩子用卤鸡腿换草莓,有的用寿司换薯片,一场自发的“美食贸易大会”在野餐垫上火热进行。

  午餐过后,“小探险家”们手持地图,猫着腰在灌木丛中寻宝。“宝石可能藏在树洞里,落叶下,石头后面。”教练话音刚落,孩子们就四散开来。很快,此起彼伏的惊呼声在林中响起:“这里有一颗红的!”“树根下藏着一颗绿的!”收集完毕,孩子们捧着用宝石兑换来的谷粒火速奔向鸡舍,给毛茸茸的小鸡喂食。春日暖阳下,是孩子们与小动物和谐有爱的温馨画面。

  棉花糖烧烤派对将气氛推向高潮。营地草坪上,几十双沾着泥渍的小手握着竹签,上演一场充满童趣的“炼金术”。随着炭火噼啪作响,雪白的棉花糖缓缓旋转,渐渐镀上琥珀色的光泽,仿佛被施了魔法的云朵。当焦糖香气逐渐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孩子们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阳光透过糖丝,在每张笑脸上投下晶莹的光晕,给这场春季研学画上一个闪闪发光的句号。

  南枝校区之塘栖

  清晨的阳光刚为千年运河镀上金边,一群身着彩色马甲的小学生便在塘栖村古戏台前集结。一场融合文化探秘、生态研学与团队挑战的春季探险随即拉开帷幕。

  “我们是‘枇杷突击队’!”“不行,要叫‘运河飞鹰’!”……在教练的引导下,各小队迅速完成队长选举、队训口号设计,甚至即兴编了一首“保卫运河”队歌。当“情报官”发放的线索卡和任务地图被郑重接过,孩子们瞬间斗志满满。一行人沿南塘湿地的木栈道行走,时不时扒开芦苇观察净水植物,或蹲在生态浮岛边记录水质数据。当讲解员揭开“微生物军团”净化水体的秘密时,孩子们不由惊呼:“原来淤泥里藏着这么多‘清洁工’!”

  在村民老宅的八仙桌前,各小队又化身“道具侦探”,有的比对残片纹路,有的翻找装着塘栖枇杷种子的布袋,还有的研究起国家级非遗“清水丝绵”的工艺图。“这块缺角应该和枇杷叶形状吻合!”随着最后一块拼图归位,一幅标注“广济桥下”“枇杷林东侧”的藏宝图跃然眼前,孩子们击掌欢呼。锄头、筛子齐上阵,沙池秒变考古现场。“我挖到‘运河漕运令牌’了!”“看这个,是传统糕点模具!”每件“宝物”都链接着一个文化故事。最激动人心的莫过于“非遗守护者”现身——孩子们用刚学的塘栖方言向老匠人换取最后一块任务拼图,最终拼凑出完整的“运河守护计划”:种植枇杷树苗,制作环保标语牌。

  午后,孩子们在乐园彻底放飞,丛林索桥上晃动的身影,小火车里回荡的欢歌,与运河的波光交织成画。而在百年老字号“糕模坊”,沾满绿豆粉的小手小心翼翼地将糕团压入雕花木模。当热气腾腾的绿豆糕新鲜出炉,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品尝起自己的劳动成果。这一刻,传统技艺的魅力与劳动的快乐交织在一起,自豪感涌上心头。

  近年来,临平一小精心打造“行走小浪花”假日研学课程,依托假日小队,创新开发“走读家乡、公益服务、弘临思政、寻访榜样、职业体验”等实践主题。同时,创新构建“小浪花课程体系”,通过校内社团与课后服务双轨并行,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课程。此外,临平一小同步发挥书画教育特色品牌与假日实践品牌优势,搭建起特长展示的广阔舞台,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多元平台上绽放独特光彩,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知与行
   第03版:视点
   第04版:专题
“工业+生态+非遗”激活童年成长密码
今日临平专题04“工业+生态+非遗”激活童年成长密码 2025-04-22 2 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