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杨荣 通讯员 洪媛) 昨天上午,记者在地铁荷禹路站A出入口非机动车停放区域看到,所有的非机动车都整齐摆放在区域内,边上还有执法队员在维护停车秩序。据了解,该地铁站口共规划了300余个非机动车泊位。
正在停放电动车的市民刘俊峰说:“我每次去杭州,都会来这个站口乘坐地铁。这块区域乘地铁的市民比较多,电动车停到指定泊位上,走几步路就能进入地铁站。这样的泊位规划,也促使大家规范有序停放车辆。”
随着荷禹路站A、C、D三个站口日前相继投入使用,目前全区12个地铁站均已配建非机动车停车场。
快速、准时、便捷、绿色,使地铁出行成为城市公共交通出行的主体方式,地铁站口的环境也成为靓丽城市的一张新名片。作为我区今年民生实事项目之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持续推进地铁站口非机动车泊位增设工作,今年以来,新增6个站11个站口合计2370个非机动车泊位,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
去年,杭州地铁9号线的开通为附近居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随之而来的是地铁站口非机动车停放量猛增,由此也出现了地铁站口的绿化带、人行道等区域非机动车乱停乱放,既影响市容环境,又增加出入口周边安全隐患,成为城市秩序治理的难点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积极与相关部门、属地对接,规划非机动车专用泊位。
据了解,临平辖区内有3号线、9号线两条地铁线,共涉及12个地铁站、47个地铁站口。近年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属地街道对12个地铁站进行排查摸底,形成问题清单,制定地铁站口综合治理一站一方案,确保地铁站口非机动车停放场地应设尽设、施划合理,站口管理停放有序、道路通畅。同时,通过多次实地勘察,提前摸清新开通地铁出入口位置、已划泊位数和总泊位需求,结合现场督查工作开展进度进一步落实新线保障。对部分泊车点位设置不合理、停车不规范等问题,通过多方协商,督促整改,充分挖掘周边道路和其他公共场所的资源优势和潜力。
“按照任务要求,今年8月底前,我们要完成地铁站口非机动车停车泊位设置1047个,目前11个站口已经完成了2370个,提前完成目标。”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统筹科科长张小熊说。
除了有序拓展地铁口非机动车停放空间,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也在综合环境治理上也下足功夫。通过落实地铁站口长制,制定标准导则,定人定岗定责,加大流动摊贩、占道、违停等行为整治,规范非机动车停放,积极巩固环境治理长效管理,同时,与属地镇街加强联动,凝聚合力,强化保洁作业及序化管控,为市民提供更舒适的乘车体验。
地铁站口非机动车停放点建设,是切实解决广大市民的实际需求、打造“地铁+非机动车”出行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采访中,执法队员在地铁南苑站、荷禹路站等出行相对集中的地铁站口仍发现,有部分市民为了图一时方便,直接把电动车停放在非机动车道等区域。为此,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倡导广大市民,自觉有序停放车辆,营造文明出行新风,为城市文明建设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