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建华
人们都说,档案工作枯寂乏味。是的,单就环境而言,我走访过的档案室大多一个人、一间房、一堆检索工具,没有车马喧嚣,没有人来人往,冷冷清清。档案员的工作也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与枯燥的材料打交道,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然而年近58岁的我却认为,平淡平静才是人间万物的常态。积累35年档案工作经验后,我发现档案是美的,档案员是美的,档案工作也是美的,正是蕴藏其中的这些美,使得档案工作者在平凡岗位上得以升华,走向历史深处,从而懂得如何在传承中创造新的伟业。
档案建筑美。新一代档案馆舍均按照《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建设,追求文化性、标志性,使其成为当地一道靓丽风景。如,临平区档案馆选址水景公园北侧,四季花木繁茂的公园与独具历史文化的现代公共建筑相映成趣。又如,于去年底建成投用的杭州城市档案中心雄伟夺目,它集楼宇自控系统、智慧库房平台、能耗管理系统、机房环境监控系统于一体,汇集规划、司法、医保、公积金等专业档案,着力打造成全市公共档案集中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集中利用中心、政府信息查阅中心、数字档案存储备份中心和城市记忆体验中心。
档案形态美。凡能称之为美,可作为审美对象的事物都是具体的、形象的。档案的形态美,即构成档案外形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形、声)及其组合规律所呈现的审美性。因档案信息总是被记录在物质载体上,以文字、图表、声像的方式或成卷或装盒或展示,如群蚁排衙地摆放在档案柜或密集架上。
档案展览美。展览是档案部门架起的一座档案与大众、历史与现实的桥梁,人们得以追寻历史印记,启迪未来发展。区档案馆曾开展《信仰的力量》《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主题文献展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专题文献展。版面制作精美,展板生动新颖,在声、光、电等技术的加持下,古旧档案反映的社会场景历历在目。一件件珍贵的档案,一张张精彩的照片,一段段生动的影像,吸引参观者目光的同时,大幅提升了观展体验。
档案人的劳动是美的。档案工作带给我们创造的力量。当人们把一页页原本零散的纸张整理成簇新而匀称的一叠,通过穿针引线装订成案卷,再给它穿上整洁的外套,就像一位裁缝把一块布料做成新衣服,这是一种美的创造过程。当原本空荡荡的密集架渐渐丰富起来,最终排列成整齐的一行,看着它们,美感油然而生。当把厚厚一叠汇编资料印刷成册,抚摸着光滑的书皮,心中的满足感无法形容。从此,我们相信:只要尽心尽力,档案工作就会变得充满活力、富有美感;从此,我们认定:只要档案工作者静下心来,钻进档案中去,认真研究,科学分析,就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成果,“安安静静做事情、默默无闻自芬芳”。
档案人的使命是崇高的,因而是美的。“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是档案人的崇高使命。古有司马迁,著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之《史记》;今有刘义权,三十八年如一日,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精益求精,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是的,库房内那一架架、一排排档案是我们无与伦比的财富;架子上那一卷卷、一册册档案是我们千金不换的宝贝。
奥地利著名作家弗兰茨·卡夫卡有句名言:“一切归档!”这句话揭示一切事物的终极状态。我一直认为,所有的喧嚣经岁月冲刷和时间磨蚀都将归于沉寂,最辉煌、最神圣的东西都将被时间简化成最纯粹的物质形态,被改写成最简单的存在形式,那便是——档案。尽管“档案”一词很难使人怦然心动、激情燃烧,但“档案”是万事万物尘埃落定之后的必然归宿,“档案工作不是经天纬地的工作,但经天纬地的历史都珍藏在档案中”。因此,广大档案工作者应立足平凡岗位,保持平和心态,修身养性、和光同尘,用勤劳的双手谱写完美的档案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