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沈凡佳)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执行工作是实现公正司法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我区积极践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工作要求,做深做实“公正与效率”,进一步夯实我区打造一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法治底座。
“一盘棋”统筹 多跨协同凝聚合力
冬日暖阳下,一栋栋高楼大厦流光溢彩,勾勒出临平新城的“最美天际线”。南苑街道针对辖区内楼宇经济业态复杂、安全监管难度大等难题,组建起一支专业楼宇管理队伍。7名核心成员抓总,网格员协同配合,物业公司等社会力量持续引入,多元协同守好企业安全经营的第一道防线,他们穿梭在楼宇间,清楼理税、服务企业、化解矛盾、处理纠纷、宣传反诈……
“我们通过源头治理,将企业风险隐患发现在早、处置在早,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做优楼宇经济‘生态圈’。同时推动区内各条线工作进楼宇、进企业,疏通基层治理‘毛细血管’。”南苑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主任郁俊杰介绍,自今年9月开展工作以来,该队伍已经实际走访企业987家,清退问题企业7家。
除了专业楼宇管理队伍,南苑街道还组建了32支调解队伍,利用现有调解员队伍力量,借助下沉法庭法官资源,择优选取41名综合协调能力较强、矛盾纠纷化解经验丰富人员组成综合治理联动队伍,开展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截至今年10月底,共调解各类矛盾4318起,调解成功率97.16%。
单打独斗无法实现执行“一件事”改革的预期目标。我区发挥基层专业协助执行机制优势,健全“法院+社会、专业+群众、线上+线下、传统+现代”的工作机制,切实深化执源治理,促进基层治理与执行工作的良性互动。除此之外,还出台了推进执行“一件事”综合集成改革的行动方案,先后打通了区内19家协同单位数据接口,将协助事项统一纳入“智慧执行2.0”办案办公系统,实现32项协同事项线上运行,并解决协同单位运行中的各类问题15项,持续打造“多跨协同”联动机制,凝聚执行“一件事”改革的强大合力。
“多场景”落地 数智赋能改革创新
“我们同时收到了行政处罚通知书和信用修复告知书,上面详细写着信用修复的时间和流程。而且在线上就能够直接申请,省了不少时间。”张先生是临平某企业负责人,在收到告知书后,他第一时间主动申请了信用修复,以免影响后续信用兑现和政策优惠。
张先生所说的正是我区创新机制提供的信用修复增值服务——“双书同达”,即区综合执法局在做出行政处罚下达行政处罚通知书的同时,会向企业下达信用修复告知书,在信用领域做好综合执法一体化改革工作。
从线下“多次”跑,到线上“零次”跑,隐形的数据池中孕育出了营商环境优化的澎湃动力。我区全力聚焦协作事项运行中的痛点难点堵点,持续优化系统、数据和流程,实现了多场景创新落实落地。
区法院会同税务部门开展线上民事执行、破产与税费征缴等共八大事项协作,并在全省率先通过“执行一件事”平台实现税费征缴协作,构建法院涉税问题协作3.0模式,开启法院与税务机关税费征缴协同共治新局面。截至今年10月底,已报送破产企业信息245条,办理查询、扣划、询价、征缴等涉税协作事项11件。
同时联合公安、规资、税务、公证和社保等部门,持续推进不动产司法查控处置、司法拍卖辅助、执行办案辅助、薪资账户“活冻结”、司法拘留、打击拒执犯罪等场景建设。今年以来,我区新收涉企执行实施案件1964件,通过执行“一件事”应用模块办理跨部门协作事项的案件1927件,执行“一件事”应用综合使用率达98.13%。
接下来,我区将通过深化源头治理、强化诚信建设、优化多跨协同等举措,高质高效推动执行“一件事”改革行稳致远,持续提升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高水平建设“数智临平·品质城区”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