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
~~~临平区9项成果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我区全面深化执行“一件事”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
~~~我区26个点位上榜省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示范点名单
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绣制“品质城区”画卷点缀美好生活
我区26个点位上榜省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示范点名单
姚虞琴文化馆“运河书院”
扫码了解26个 点位详细名单

  本报讯 (记者 沈凡佳 潘锦 通讯员 范楚瑶) 近日,2023年第一批浙江省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示范点名单出炉,我区26个点位上榜。用“微改精提”细密针脚绣出的“品质城区”画卷上,“盆景”变成了“风景”,点缀更加美好的生活。

  亭趾集镇商铺林立,尽显小城镇的人间烟火色。一座苏式宅院藏于其间,这就是姚虞琴文化馆。放慢脚步走进馆内,蓝染布艺“织”满屋顶,5000余册藏书补足了亭趾集镇区块公共图书馆缺乏的短板。展厅内,移步换景领略姚虞琴先生的生平事迹,在株株兰花间细品“无土栽兰”的家国情怀。文化馆建于姚虞琴先生出生地,设有“运河书院”和“姚虞琴纪念馆”前后两个区域,集展览展陈和阅读空间于一体,弘扬与姚虞琴先生相关的船山学说,展示相关文物收藏以及诗、书、画等。“我们希望以姚虞琴文化馆为载体,做好‘文化馆+’文章,为和美共富的乡村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运河街道文联副主席邓华强介绍,后续文化馆将根据先生生平的各个文化属性举办系列活动,并以馆校合作、馆企合作等形式,开展“云商学院”和非遗体验等项目,持续强化场馆的文化辐射力。

  驶过东明路,伴着流淌千年的大运河,在抵达“大月府”沉浸式古风体验基地时,仿佛穿越到唐宋年间。 (下转第3版)  (紧接第1版)“大月府”位于大运河1986文创园,基地内设置了酒楼客栈、戏楼、书房、琴室等多个拍摄场景,是杭州首个融合中国传统特色古朴内饰装修风格和新时代发展理念的沉浸式古风实景拍摄基地,目前已成为各影视制作、短视频拍摄团队、网红自媒体等的热门摄制基地打卡点。“大月府”是文创园内运河文化、工业怀旧和现代时尚激烈碰撞的一个缩影。“大运河1986文创园前身为浙江麻纺厂分厂,我们通过对闲置厂房提升改造,激活工业遗存。目前园区已成功招引包括大月传媒在内的25家企业入驻。”大运河1986文创园招商负责人朱世豪说道。

  除此之外,双桥村废弃的旧草棚摇身变为香气满溢的向北咖啡,倚窗可见旖旎的田园风光;杭南村闲置的老房子被打造成集阅读、品尝、游玩、休闲为一体的欢嘻星球农场;临平山环山旋转绿道结合城市有机更新项目进行改造,成为了刷爆“朋友圈”的网红打卡点;充满临平韵味的“夜东来”美食街、临平海鲜市场集聚着老城区的人间烟火气……开展“微改精提”后,临平不仅多了许多风景带、文化带,更催生了不少“发展机遇”。

  “我们将以本次入选为契机,结合‘十四五’期间临平区旅游发展规划与空间布局,打造更多景观精美、设施精良、运营精细的场景,推动全区文旅融合进一步发展,走好临平特色的共富之路。”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全省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行动开展以来,临平区进一步推进“量身定制、聚焦体验、挖掘文化、创新模式”的经验做法,梳理整合本地文化积淀、地理风貌特色、产业发展优势,用“绣花”功夫以点带面带动项目及产业发展,通过“微改造、精提升”为旅游品质提升把握方向,为共同富裕拓展渠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城事
   第03版:视点
   第04版:专题
报头
李火林带队调研我区国土空间规划工作
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创新策源地
以“小切口”推动“大提升”
浙大研学小组走访田立方·临平未来农场
绣制“品质城区”画卷点缀美好生活
今日临平要闻01绣制“品质城区”画卷点缀美好生活 2023-11-23 2 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