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育才新荷小学开展“塘栖传承·乐享美食”研学
2025年03月31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千年运河文化 品舌尖上的塘栖
育才新荷小学开展“塘栖传承·乐享美食”研学

  大运河畔水波荡漾,青石板路蜿蜒向前,白墙黛瓦错落有致……三月的塘栖古镇,在春日暖阳中婀娜多姿。近日,育才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新荷小学联合区文化传媒集团开展了一场以“塘栖传承·乐享美食”为主题的研学之旅,二年级学生走进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塘栖,深入了解运河文化及当地特色美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记者  蒋欣依

  运河记忆的当代回响

  塘栖古镇的轮廓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柔和,仿佛在向孩子们诉说着古老的故事。上午9时,孩子们准时来到此次研学活动的第一站——朱炳仁大运河艺术馆。

  在铜雕艺术展厅,一幅幅铜雕壁画生动再现了京杭大运河的历史风貌,大家透过细腻的雕刻纹路,仿佛看到古代船只穿梭于运河之上的繁忙景象,感受到这条“黄金水道”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运河文化展示区,讲解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大运河的开凿背景、历史作用以及对沿线经济的推动作用。同学们在生动的描述中穿越时空,仿佛回到了那个漕运繁忙的年代。

  舌尖上的非遗密码

  运河不仅孕育了塘栖的繁荣,也催生出丰富的美食文化。在美食文化区,法根糕点、汇昌蜜饯、塘栖板鸭、粢毛肉圆……各种特色美食让人目不暇接。

  “法根糕点是塘栖的传统名点,口感酥软,甜而不腻;汇昌蜜饯以酸甜可口著称,是古镇的特色零食;塘栖板鸭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风味闻名;细沙羊尾外酥里嫩,粢毛肉圆软糯鲜美……”研学导师一边带领孩子们品尝美食,一边讲解美食背后的历史故事和制作工艺。

  塘栖枇杷的创意转化

  塘栖枇杷,以色艳形美、肉质细嫩、汁多味鲜、风味卓绝而闻名天下。在塘栖村众创果园,同学们近距离观察枇杷树的生长状态,认识枇杷幼果的外观特征。在枇杷膏制作工坊,同学们戴上手套,将清洗后的枇杷去核,再将枇杷果肉放入大锅中小火慢煮。随着温度的升高,果肉逐渐软化,散发出淡淡果香。大家目不转睛地观察着果肉的变化,不时用木勺轻轻搅拌。然后将完全煮烂的果肉通过细纱布将果汁挤压出来,重新倒入锅中,加冰糖小火熬制。随着枇杷汁变得浓稠,色泽金黄、质地细腻的枇杷膏出炉。“通过实践操作,我明白了每一项传统技艺的背后,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与智慧。我要学习更多的传统文化,并将它们传承下去。”学生李心台说。

  下午的活动则聚焦枇杷周边。枇杷香囊简单易学,大家将剪好的枇杷叶碎片与少量干花、艾草等充分混合,再装入精美的布袋,用细绳将袋口一扎,小巧精致的枇杷香囊就在指间诞生了。

  糕版里的文化基因

  活动压轴,研学团成员化身糕版设计师,走进传统糕点的奇妙世界。

  绘制一份独属于自己的糕版样式图,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同学们自有妙招,有传统加现代元素的,也有发挥想象天马行空的,主打一个特色鲜明。实践操作则是制作绿豆糕。从和面、揉搓到压模成型,大家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得一丝不苟。

  当热气腾腾的绿豆糕新鲜出炉,大家迫不及待地品尝起自己的劳动成果。这一刻,传统技艺的魅力与辛勤劳动的快乐甜蜜交织交融,自豪感跃上心头,孩子们笑靥如花。

  此次塘栖古镇研学之旅,不仅让同学们近距离接触了塘栖特色美食和传统非遗技艺,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正如带队导师李力所说,“塘栖古镇历史悠久,学生可以领略到古镇建筑和装饰艺术蕴含的文化内涵,还能在研学过程中体验传统技艺,感受浓郁的风俗民情,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积累,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城事
   第03版:视点
   第04版:专题
探千年运河文化 品舌尖上的塘栖
今日临平专题04探千年运河文化 品舌尖上的塘栖 2025-03-31 2 2025年03月3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