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5月30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键小事”总关情 民生答卷写初心

  (记者 高悦) 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着力构建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支持城乡居民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今年的临平区两会开出的一张张“民生清单”,心系“万家灯火”、情牵“柴米油盐”、紧盯“急难愁盼”,把百姓期盼转化为可感可及的幸福,全方位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站在新征程新起点,如何进一步化解民生之忧、补齐短板、强化保障,成为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

  群众的“关键小事”就是政府的“头等大事”。在研读政府工作报告时,这句话让区人大代表姚丽莉颇有感触。作为深耕民生领域的基层代表,她连续多年为儿童成长、交通出行等百姓关切发声。今年,她将目光聚焦医疗健康领域:“就医流程看似是小事,却关系到患者的就医感受和体验。”通过深入研读国家卫健委报告,姚丽莉发现当前我国三级医院门诊患者平均就诊耗时约3.2小时,其中挂号、候诊、缴费等非诊疗环节用时占比超六成。“在诊室、检验科和缴费窗口往返,造成了就医的效率低下。”为此,她建议建立《患者自主检验项目清单》,优化检验流程,让患者更便捷、更高效地完成检验。同时,整合互联网医疗资源,接入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的AI辅助诊断系统,推广线上报告解读服务,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同样关注群众就医领域的,还有区政协委员朱国芳。“2024年全区落地十余项健康惠民工程,这折射出老百姓对健康生活的热切向往。”朱国芳认为,在夯实医疗硬件基础的同时,更要注重护理队伍专业化建设,特别是将心理学、沟通艺术等人文课程纳入培训体系,让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关怀和温暖。

  未来社区是共同富裕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基本单元,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24年,临平区成功创建了15个省级未来社区,并计划2025年再添10个。“未来社区为居民营造了温馨、便捷、智能的生活家园,但创建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区政协委员蒋建萍在基层调研中发现,在工作推进中,未来社区创建存在推进老旧社区改造速度跟不上群众期待、社会资本参与度跟不上建设需求、数字化服务能力跟不上实际应用等问题。“问需于民,因地制宜很关键。”蒋建萍认为,应把握城乡特点,针对不同社区的现状与需求差异,分别建立菜单式、清单化的建设目录,并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充分吸纳群众诉求,梳理未来社区服务需求清单,据此设置个性化应用场景,让未来社区真正成为居民心中的理想家园。

  体育事业发展同样是提升幸福感的重要维度。委员们注意到,过去一年,临平半程马拉松、“行走大运河”等多场“出圈”体育活动,吸引了数万名民众参与。“从中可以看出,全民健身的热情很高涨,对场地设施的需求也日益提升。”区政协委员李卫东认为,体育场地的建设应按人口要素统筹资源布局,通过科学规划建设,与常住人口总量、结构、流动趋势相衔接。区政协委员金忠美则认为,全民健身服务要有量,还要“更优质”。“群众活动多了,但专业指导少了。”金忠美说,目前,社会体育指导员大多由村社干部或网格员担任,存在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问题,在发挥带动全民参与健身、崇尚健康生活方式的方面作用有限。建议打造集全民健身电子地图、体育赛事活动、科学健身指导、社团申请等为核心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全民健身数智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全民健身运动沉浸式服务内容和体验,以更优质的公共服务,带动更多人主动参与锻炼,为幸福生活“加码”,让临平大地处处洋溢着运动的活力与激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3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4版:两会特别报道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杭州市临平区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议
区政协举行一届二十四次常委会会议
区政协一届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共绘“朝夕”温暖画卷 同筑民生幸福图景
政协第一届杭州市临平区委员会常务委员当选人名单
各代表团对2024年度区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
“关键小事”总关情 民生答卷写初心
《临平新闻》播出时间
今日临平两会特别报道02“关键小事”总关情 民生答卷写初心 2025-05-30 2 2025年05月3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