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运河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2月14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往情深供销社

  ○ 胡廷煌

  我在供销社工作18年,对供销社一往情深。

  1975年,我到双林供销社工作。老供销人告诉我,供销社是农民参股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由县供销社和双林公社双重领导,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经济实体。我下乡6年,深知农村贫穷、农民艰辛,于是决心利用供销社平台好好为“三农”服务。

  1977年5月,双林农村兴起建房热,但每月只采购回一车椽子木头,远远供不应求。于是,供销社派我去淳安采购。一到淳安,我发现萧山、绍兴、海宁、德清、桐乡等地的采购员已在旅馆聚集,都想在淳安森工站弄到椽子木头。我辗转与森工站的蒋科长取得联系,他答应每星期给我发两车。一车车椽子木头运到萧家弄西的木材部,抢购椽子的农民“哄起哄倒”,现场热闹非凡。

  1982年5月中旬,双林公社各大队出现桑叶短缺情况,我和公社干部火急火燎地赶往萧山。此时,海宁、德清、桐乡等地也派人到萧山围垦地区抢购桑叶。我决定到自己下过乡的大桥公社(今属河上镇)碰碰运气。赶到大桥已临近中午,公社徐书记了解情况后说:“桑叶有,一会儿农民会送到公路边,我们已在广播站广播了。放心,先吃个便饭。”吃过饭,公路边的桑叶早已堆积如山,一辆辆装叶卡车悉数到位,我如释重负。

  三年后,双林公社再度短缺桑叶。这次我与公社李副书记笃定地直奔大桥公社,却被告知当地桑叶已用完,不过围垦地区还有。急赴楼塔,我们在一座深宅大院找到傅主任说明来意,他立马俯身写上“楼塔垦区的桑叶供应给余杭双林公社”,并留我们吃了中饭再走。我们谢绝了傅主任的盛情,急急赶往汽车站。

  到头蓬(今属钱塘区)已是下午2时许,我俩饿着肚子找到楼塔垦区,垦区负责人了解情况后马上叫人采摘桑叶。李副书记和我就近找了家小饭馆解决了中饭,此时桑叶已经装满三卡车。我们终于有惊无险地完成了采购任务。

  我在供销社期间,每月组织职工到半山设摊销售,每年组织职工参加县物资交流会,每年组织职工“双抢”送货下乡……为“三农”服务,我不亦乐乎。

  我对供销社一往情深,一直殚精竭虑为供销社经营服务。与此同时,是供销社成就了我:在双林供销社,我曾担任团支委、团支书,甚至两届双林公社团委委员;在双林供销社,我入了党,成了支部委员;在双林供销社,我从营业员、记账员做到经理、副主任。可以说,没有供销社,就没有今天的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城事
   第03版:视点
   第04版:运河风
故乡的石碾
一道不朽的墙
一往情深供销社
自行车的故事
金色的弹壳
今日临平运河风04一往情深供销社 2023-02-14 2 2023年02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