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田朔) 以“1米高度”视角推进儿童友好空间建设、推进婴幼儿普惠托育服务、拓展儿童社区教育空间……日前,杭州市制定并发布《2023年杭州儿童友好10条》,从十个方面为儿童成长提供适宜的条件、环境和服务,全面助力杭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作为首批杭州市儿童友好社区,我区临平街道梅堰社区和东湖街道海珀社区,都充分利用、整合现有资源,积极营造儿童友好环境,抓住儿童群体的活动需求,建立健全儿童群体服务体系,为儿童创造一个幸福成长的环境。
婴幼儿成长驿站、多功能活动厅、红领巾影音室……在梅堰邻里中心,市民客厅和邻里广场里都有儿童的活动场地,加上婴幼儿早教、多人互动教学类和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等相关配套服务,为辖区儿童营造了一个友好的成长空间。每天一早,婴幼儿成长驿站都充满了孩子的笑声,有的在玩旋转滑梯,有的在海洋球池里嬉戏,还有的捧着绘本有滋有味地读着。“这里给儿童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社区还会定期举办一些活动,挺好的。”梅堰社区居民张小伟说。“我们还打造了临平区首个儿童议事会,让孩子参与社区的治理。我们还与周边三所学校共同打造‘无忧上学路’,让家长放心、安心。此外,我们与浙江理工大学合作,为有心理疏导需求的孩子服务。”梅堰社区党委委员姜健婕介绍道。
海珀社区把关心关爱儿童成长列入社区工作的重要日程,围绕环境优雅、设施优良、队伍优秀、服务优质和管理优效五大方面,以活动为载体,推进社区儿童之家的建设工作。社区整合资源,完善儿童之家建设,设立了阅览室、游戏室、科普站、谈心角、舞蹈房等功能站室,打造泡泡球等儿童特色体验区,还在室外开辟篮球场、游泳池、小型高尔夫球场等活动场地,配置户外儿童游戏健身设施,满足儿童室内外文体活动需要。同时,街道在儿童之家配备了管理人员,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分别覆盖平安、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宣传、体育、法律、服务等九大专业化志愿队伍,建立科学规范的工作制度,切实发挥临时照料、宣传教育、关爱保护、文化娱乐、心理疏导等功能,分时段、分年龄段免费面向居民开放,每周累计开放时间超过15小时。而每月开展的儿童活动更是为孩子全方面发展打造舞台,儿童主持与口才、儿童舞蹈、趣味科学、茶艺文化、硬笔书法等教育实践活动丰富了孩子的业余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