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1月17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塘栖镇
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古镇新城续写精彩篇章
北塔漾美丽风光
塘栖村美丽乡村航拍
枇杷节期间“枇杷奶奶”直播间卖枇杷
幸福院子临品书房
已来科创园(二期)
西小河社区老旧小区改造
综合执法队员枇杷节期间路面巡逻

  “纵观杭程一百里,山明水静到塘栖,千年古韵穿桥过,万种风情入眼迷”,这首七绝描写的便是塘栖古镇。京杭大运河静静流淌,七孔石拱桥如长虹卧波于此五百余年,见证了塘栖的兴盛。脚踩着饱经风霜的石阶上行,仿佛每一步都在与历史触碰着。

  岁月更迭,如今,这座江南水乡名镇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临平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节点和“西优”的关键一环,塘栖镇如何发挥优势、抢抓机遇,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新的一年,塘栖镇制定了清晰的发展战略,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省、市、区委全会精神,持续发挥“名镇名山名湖”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打响“中国大运河南源首镇”品牌,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保障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与科创城建设,用心服务杭州亚运会与亚残运会,推动临平“五大战略性工程”在塘栖落实落地,全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塘栖篇章,在高质量发展中争当“两个先行”镇域样板,为高水平建设“数智临平·品质城区”展现塘栖担当、贡献塘栖力量。           本版组稿 毛佳璐 柴媛媛

  创新引领 产业提档 经济发展稳中求进

  自元代起,塘栖商贾云集,蔚成大镇,明清时富甲一方。南来北往的船舶,沿大运河穿镇而过。改革开放以来,商贸重镇塘栖更一度成为杭州的工业重镇。

  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基和支撑。回顾一年来,塘栖镇聚焦创新引领,持续狠抓稳进提质,发展质效越来越好。据统计,2022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02.33亿元,同比增长7%;财政总收入6.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5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107亿元,同比增长5.77%。

  在已来科创园(二期),浙江聚宏德储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4条高温储能和自动化流水线正在安装和调试。全面投产后,这家从事储能技术研发的企业,生产线可同时生产17.6万个储能模块,产值最多可达2亿元。以智能制造、医疗器械和数字经济为主导产业的已来科创园,一期已经被认定为市级孵化器。2023年,塘栖镇将推动已来科创园争创省级孵化器,零碳科创园争创市级众创空间。

  成果的背后,并非易事。尽管面临“三重压力”“两大变量”的影响,塘栖镇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加速新兴产业集聚。积极推动传统工业数字化改造、拥抱智能制造,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全力保障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和科创城建设,先后完成9家码头企业及练杭高速以西12家企业的腾空移交,进一步打开发展空间。

  对塘栖而言,培育更多的“专精特新”企业,也是激发创新活力、完善产业生态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为此,塘栖镇深化“三服务”工作,开展“百名干部助百企”行动,加大新兴产业招引力度,做好全流程招商服务。目前,引进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产业项目47个,实现总产值5亿元。新增认定区级高层次人才103人,落地校地合作项目2个,签约人才项目2个。

  聚焦共富 乡村振兴 生活品质越来越好

  夕阳洒在塘栖镇三星村的村道上,铺就一条金灿灿的致富路。快递小哥踏着小三轮,将一筐筐黄橙橙的枇杷运送出去,根据订单地址发送到全国各地。村民沐浴在夕阳中,目送着快递小哥的离开,迎接的是生活的希望。

  位于杭州北郊的塘栖,是中国传统四大枇杷产区之一,种植面积约15000亩,年产量约5000吨。这一颗颗枇杷,成为村民的“致富果”,更成为塘栖镇的“金名片”。通过创新,制成枇杷花茶、枇杷酒、枇杷蜜、枇杷膏……食用、药用和养生等价值一一展现,让更多人认识了“全身是宝”的枇杷,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据统计,枇杷全产业链年产值超2.5亿元,开发休闲生态旅游等产品,带动了8500多户果农稳定增收。2022年枇杷节期间,接待游客67.08万人次,总营收突破2亿元。

  与此同时,塘栖镇激活“老手艺”,打造“百匠工坊·丁山河幸福小院”,年产非遗产品礼包5万余份,销售收入900万余元。因地制宜推进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打造“鱼鹰团”等共富工坊15个,新落地卡丁车、皮划艇等产业项目4个,带动1000余位村民增收致富。

  钱袋子逐渐富裕后,塘栖镇又聚焦共富示范,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努力让百姓的生活品质越来越好。8个婴幼儿成长驿站、2家普惠托育机构、4个教育新建改扩建重点项目、1家居家养老服务场所等多个项目的建设,从出生、入学、养老等方面加强公共服务供给,让塘栖群众幼有所养,学有所教,老有所依;成立“共同富裕发展基金”,塘栖商会会员企业累计捐赠善款565万元,更好发挥慈善帮扶作用,释放出温暖的“共富力量”;开展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宣讲、文化走亲、志愿服务等各类活动500余场次,提高全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2023年,塘栖镇将继续扎实推进民生实事项目,深入挖掘塘栖历史文化底蕴,建设一批文化场馆等基础设施,做优做强“15分钟品质文化圈”,打造文明典范城市。

  环境提升 平安治理 奋进合力愈加凝聚

  近日,塘栖镇的滨河公园上榜《2022年度浙江省“优质综合公园”名单》,喜讯传至千家万户。该公园是具有休闲及绿植观赏的多功能综合公园,总面积为3万平方米,打造了云影清松、雨水花园、绿荫廊架、琴韵广场等多处主题丰富的活动景点,成为周边市民休闲散步、娱乐的好去处。四季种植的不同绿植、花卉,让市民在繁华都市里,也能融入大自然的优雅、美丽、和谐之中。

  自古,“塘栖”一词尽诉古人对于江南水乡、诗意栖居的极致想象。而新时代的塘栖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造美丽浙江样板地,内外兼修,全力建设颜值与实力兼具、气质与内涵相称的美丽城镇、美丽乡村。

  完善设施硬实力,塘栖镇从“拆”“改”“建”入手。攻坚双迁清零,完成塘栖路沿线企业的拔钉清零和克柳区、圣堂漾区块农户的腾空拆除;推进老旧小区改造15.58万平方米,加装电梯10部;完善交通路网,建成“四好农村路”34.2公里,望梅高架路二期开通;修复市政道路3.4万平方米,解决积水点和18座车行桥安全检测,改造国际化标识518处,维修路灯300多盏,全面提升绿化、亮化和美化水平。

  提升服务软实力,塘栖镇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实施“一支队伍管执法”,依托“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实现矛盾纠纷闭环处置,累计办理信访事项2495件,全镇刑事、治安、纠纷警情均稳步下降;创建市级示范“共享法庭”,调处纠纷1289件,依托共享法庭化解纠纷186件;推进党建统领网格智治工作,将网格优化调整至120个,设立微网格759个,并与移动公司合作开发未来乡村数字平台,打造数据、资源、处置融合的城市管理新方法。

  在城市管理“硬+软”的组合拳下,这座古镇新城,既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又焕发出了新活力、新生机、新魅力。接下来,塘栖镇将继续以“迎亚运”为契机,聚焦“迎亚运环境综合整治”“残运会服务保障”等重点任务,合力攻坚难点、堵点,助力城市能级提升发展,奋力开创塘栖辉煌新篇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3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4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5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6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8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10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11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12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13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14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15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16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17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18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20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21版:两会专题
   第22版:两会专题
   第23版:两会专题
   第24版:两会特别报道
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古镇新城续写精彩篇章
今日临平两会特别报道10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古镇新城续写精彩篇章 2023-01-17 2 2023年01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