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之际,登高远眺。临平城区主干道车水马龙、口袋公园靓丽亲民;现代化高楼拔地而起、老旧小区改造如火如荼,新旧城区实现无缝衔接……一座让居者自豪、来者依恋、闻者向往的品质之城,正在悄然蜕变。
2022年以来,区住建局(人防办、民防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围绕“数智临平·品质城区”的发展目标,除险保安维稳定,凝心聚力抓建设,创新开拓优管理,踔厉奋发、大抓落实,交出住建亮丽答卷。
本版组稿 潘锦 刘燕
1 城市治理走“精”向“智”——强监管抓治理 行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从工程选材到现场施工,我们可以全程关注,就像多了一个随叫随到的‘验房师’。”临平区某新交付楼盘的业主吴先生,正通过“收房码”平台,查看自己房屋施工期间的部分影像资料和样板房公证视频,“这个是一房一码的,我们都绑定了自己的手机号,有问题还可以直在‘收房码’系统反馈,很快就会有人来处理”。
从实地验房到由“网络验房师”带队收房,从沟通难到问题直接反馈……自“收房码”平台建立以来,全区共有19个楼盘陆续接入后台,从源头分流信访需求、有效降低信访总量。2022年,基于民生匹配重大应用的需求,区住建局开始思考如何让数字与工作实现“串联”,从而有效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业管理效能。“收房码”化解房产问题显成效,正是这项工作的生动注脚。
随着数字化改革的推进,依托城乡建设领域现有业务基础,类似的应用场景正不断扩容,在安全质量保障工作方面实现乘数效应。2022年以来,临平区在“工地实名制管理系统”“工长制管理平台”“临平工地一管通”等系统的基础上,建成了覆盖全区563个项目的建设工地“数智风控平台”,实现了建设工程领域安全监管从传统线下监管向互联智慧监管的整体跃升,智能预警实现隐患“动态清零”,处理时长大大缩减。目前,通过该平台已累计处置安全生产隐患问题18139条,有力保证了全区建设工程质量。
通过数据赋能房产行业、建筑行业管理,服务能力自然也要跟上。2022年,为更好地服务企业(项目),区住建局围绕“最多跑一次”改革,在企业服务中心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进出的“受审分离”工作模式,全年住建窗口总受理量91846件。在审改创新方面,试点联合验收“一口受理”,累计进行现场验收服务10余个项目。持续推进项目施工许可“一件事”工作,去年共服务18个产业项目,其中14个项目完成施工许可证办理,从拿地到开工平均用时75天。
此外,2022年,全区市政公用事业也在提质扩面。水务方面,持续推进生活小区类“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牵头制定和推进上塘河年度治理工作,助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南苑街道嘉利花园等13个高层住宅小区二次供水改造已全部完工,“二供”累计进场施工32个,居民生活实现了从“供上水”到“供好水”的转变。燃气管理方面,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安装全面完成,农村天然气管道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此外,积极完善市政管网建设管理,5G基站建设累计完成389个,完成市级任务量的185.24%。
2 城市之变既“好”又“快”——抢建设提品质 城乡整体风貌焕然一新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近年来,区住建局聚焦综合路网建设、路域环境整治等工作,在推进“南融”战略、迎亚运建设项目上贡献“住建力量”,不仅为亚运会创造了平安、畅通、文明的交通环境,更让市民享受到了交通的便捷。2022年,区住建局进一步梳理了大城北、临平新城区块的联网路体系,高铁站支路、九华路、顺意路建成通车,汀洲路、通盛路、星隆路约完成总工程量75%以上……一条条困扰市民多年的“堵心路”变成了“幸福路”。
路网畅达,也同样貌美。“新建的道路宽敞、平稳,让我们的出行更加便利。”“沿线四季有景,行驶在马路上幸福感满满。”作为“迎亚运”地铁道路恢复建设工程之一,去年,地铁9号线重建道路星光街(雨荷路—汀洲路)路段建设全面完工,从机非混行、连斑马线都没有的公路,到平整宽敞、配套齐全、花草点缀的市政道路,在为沿线群众出行提供便利的同时,带动道路两侧地块开发,提升整体风貌。窥一隅而见全貌,2022年,乔司至东湖连接线二期工程、S304余杭小林至塘栖段改扩建工程2条迎亚运快速路建设项目、地铁道路恢复建设工程、星光街(望梅路-红丰路)整治改造工程、河南埭路改造提升工程等项目建设任务均已完成。
伴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我区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也在不断向好。“人在景中走,如在画中游”,穿梭在绿意盎然、景色宜人的禾丰港绿道,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游人或在绿道漫步,或在亭廊中弹唱,好不惬意快活。2022年,区住建局秉承“改造自然、贴近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共计完成绿道建设21.9公里,星光街绿道、亚运场馆周边绿道、九乔绿道、大运河绿道精彩纷呈,新增公园和附属绿地面积78.5万平方米,城市绿量稳步提升,城市慢行网络不断延伸。
城市既要有“面子”,更要有“里子”。近年来,临平区高水平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建设)和美丽城镇建设工作,佳绩连连。全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年度考核获评优秀,“门户客厅·艺尚小镇”城市新区风貌区获评省级城乡风貌样板区,“未来工厂·小林板块”特色产业风貌样板区通过市级验收,乔司街道成功入围年度美丽城镇省市级样板名单,打好美丽城镇首轮三年行动收官战……满足美好生活向往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不断增加,也为临平绘就大美画卷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立足临平区战略定位和目标,如今,3个首批省级城乡风貌样板区试点已基本建成,中国·艺尚中心二期、潮流街区、小林港绿道公园等项目已基本完工;鼎湖、龙兴、海珀、梅堰等14个社区列入省市级未来社区创建项目名单;35个2022年美丽城镇建设项目已全部完工;高质量完成《临平区城镇社区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并被省风貌办认定为浙江省优秀城镇社区建设专项规划。品质城区的底色将更加鲜亮,人民的幸福感也将进一步提升。
3 城市之美由“表”及“里”——惠民生见成效 桩桩实事托起百姓幸福
城市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要让百姓居住更舒适、生活更美好。当梦想照进现实,老百姓的居住生活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城市之美逐渐深入人心。
“现在的小区道路绿化都特别漂亮,生活也更加方便舒适了。”对于临平街道原武林社区的居民沈阿姨来说,2022年是个意义非凡的年头,这一年,她通过摇号的方式分到了期待已久的新房;这一年,她和家人搬进了精心布置的新家,和672户老街坊们又一次住在了一起。回迁安置既是城市的美丽蜕变,更是推进民生福祉的生动实践。和沈阿姨一样,去年,乔司三角丰收湖嘉园(二期)、塘栖锦绣名邸南区等1667户人家陆续领到新居钥匙,喜迁新居。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栖。为了圆更多群众一个“安居梦”,2022年,临平区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房为主的保障性住房体系。现已完成17440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房源筹建工作,5000余套公共租赁住房、临平新城和开发区共有产权项目正在建设之中,不断为人才招引增强基础底盘。
在确保“居者有其屋”的同时,区住建局正努力实现“住有所居、宜居优居”的华丽蜕变。“你好,小西!我想上楼。”为了满足老年人、特殊群体的加梯需求,新曙光公寓的旧改工作中,引入了具备刷脸乘梯、二维码乘梯、远程呼梯等多种功能的智慧电梯。自2019年起,临平区始终围绕“综合改一次”目标,坚持加梯与旧改同步推进,积极融入未来社区理念,完善养老、教育等配套服务和设施,推动社区环境更加美丽宜居。
去年,全区已完成天都花园、水乡人家等18个小区的改造工作,惠及居民2000余户;完成电梯加装80台,住宅加梯完工率居全市第一。
同时,房屋安全保障工作也在齐头并进。聚焦城乡危旧房排查治理工作,牵头全区自建房全域排查整治工作,全面落实解危管控;率先开展全区历年危房“回头看”整治工作,594处城乡危房已全部完成治理改造。此外,在“美好家园”住宅示范小区的建设工作中,区住建局坚持以党建引领为依托,以居民参与为主体,以整改提升任务为抓手,不断凝聚小区业委会、物业和辖区共建单位的力量,通过广泛发动党员群众,共同营造完善、温馨、文明、和谐的现代生活氛围。
在2022年度市住保房管系统民生实事专项工作中,我区获市级年度综合排名第二、美好家园专项排名第一。
热潮奔涌,奋楫击水。2023年,区住建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全会工作部署,以“高水平建设‘数智临平·品质城区’”总目标为引领,开展大抓发展主题年活动,提前谋划,狠抓落实,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以实干实绩实效展现住建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