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临平一中十大工作亮点出炉
2023年01月17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踔厉奋发 奋楫争先
——2022年临平一中十大工作亮点出炉
“喜迎二十大 共绘新征程”绘画活动
唐建强校长向国家行政学院考察团介绍学校办学思路
八(13)中队作为全区唯一中队被认定为浙江省“红领巾奖章”集体四星章
学生制作“水火箭”迎接太空三人组出差归来
引进名师曹玉新开设科学示范课
参与劳动教育成果爱心义卖集市
美丽教师化身大白,为疫情防控保驾护航

  岁末年初,回首2022年,临平第一中学走过了一个捷报频传的开拓奋进之年,创造了一个亮点纷呈的攻坚突破之年,收获了一个成果丰硕的形象提升之年。

  这一年,临平第一中学在奋进中唱响“攻坚克难 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党建引领、教育教学、体艺竞技、后勤服务、校园建设等都跃上了新的台阶。至此辞旧迎新之际,本报带您回眸临平第一中学2022年度十大亮点。

  本版组稿 吕波

  01 党建为舵:强基铸魂把方向

  学校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深化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表率作用,努力为学校优质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这一年,王文虎老师圆满完成援川支教任务,另有吴君雅、潘奇华2位老师前往建德支教。唐建强荣获杭州市2022年教育改革创新年度校长,2位老师分别获“杭州市优秀教师”“杭州市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1位老师获“2022年杭州市教育系统优秀党支部书记”荣誉称号,3位老师分别获“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2位老师获“区2021年度疫情防控先进个人”荣誉称号,5位老师获“区首届‘学在临平·最美女教师’”荣誉称号,1位老师获区首届“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9位老师获“区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8位老师分别获“区优秀教师”“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区师德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学校选树榜样,推选典型,评选“2022年度一中好教师”16人。

  02 理念为核:优化办学思路

  学校从高站位定出征点,优化顶层设计,创新性地提出“一核两翼三责任 构建多元新格局”的办学思路——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推进教育国际化、信息化建设为两翼,以学校的优质发展、教师的专业提升、学生的快乐成长为责任;深化课改、打造名师、提高质量,为学校、教师、学生搭建多样化的平台和舞台,致力于培养“知识扎实、身心健康、品行端方、视野开阔”的一中学子,打造“区内领先、市内知名、智慧型、国际化、现代化”的初中名校。一年来,学校以三年规划为中心,振奋精神,形成合力,各项工作成绩显著。学校更是被评选杭州市首批儿童友好学校、杭州市第十三届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区教育系统“四好领导班子”、区5A级平安校园、2021学年区教育科研先进集体。

  03 文化为帆:一书一梦一中

  2022年的暑假,临平一中的校园文化建设迎来新升级。承宋韵,耕读传家;书新赋,知行一中。学校强调“书”为发展之源的理念,秉持“让每一位学生有梦想、有希望”的初心,以一中美丽校园为师生成长的主阵地,将宋代铸书方法与现代元素融合,形成了“临山、临水、临平,一书、一梦、一中”的独特校园文化。作为临平区“美好教育”的窗口学校,2022年共接待各级领导、研修班、挂职挂岗干部100余人次,好评如潮。

  04 清廉为风:唱响清廉赞歌

  学校以“清廉学校”建设为着力点,以“清廉政风、清净校风、清正教风、清新学风”建设为抓手,纵深推进清廉校风宣传工作。师德师风主题教育和师德师风专项整治月活动齐头并进,确保教师队伍纯洁稳定。校园文化浸润人心、课程教学渗透内外、实践活动体验清廉,一中校园风清气正。在临平区教育系统第一届“立德杯”廉洁故事征文比赛中,有3位老师及22位同学分别获得奖项;累计征集清廉微视频25个,清廉诗画100余件,专题宣讲5次,营造了“时时行清廉 处处育清廉”的良好氛围。本年度学校被评为首批浙江省清廉学校建设示范校。

  05 弘临为引:锻造思政课堂

  学校作为“弘临思政学院”试点学校,积极探索“党建+思政+德育”的教育模式,坚持“学字为先、思字为恒、践字为要、悟字为实”,打响“学思践悟 逐梦起航”的弘临思政教育品牌。成立“弘临思政研习社”师生研究学习组织,开辟多元校园“思政实践基地”,开设“巡回课堂、实景课堂、榜样课堂、指尖课堂”——四维课堂,授课215场次,惠及1.5万人次。开发“模拟法庭”“模拟人大”“模拟政协”——“三模”思政课程,其中《模拟法庭 法治育人》课程荣获临平区《弘临思政》精品课程。阵地教师成员参与校本读本编写、校本课程开发、教学流程重构等思政建设全过程。阵地学生成员开展宣讲83场次,推出公众号专栏“红色精神我来诵”。八(13)中队作为全区唯一中队被认定为浙江省“红领巾奖章”集体四星章。

  06 师能为翼:赋能师生成长

  学校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为抓手,以“青年教师成长坊”“青蓝共同体”“名师工作室”、读书会、专题研修和校本教研等为依托,致力于健全和完善教师队伍培养体系,强化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和青年教师培养的作用。这一年里,引进省内外优秀名师10位,其中特级教师2位;科学组、数学组在区学科建设拓展课评比中获“精品拓展课程”:语文组、数学组在区学科建设集体备课项目评比中获“精品项目”。学校2位老师获评区学科带头人,57位老师在解题、命题等基本功技能大赛中获奖,18位老师在各类课堂改革创新中获奖,王晓燕老师在杭州市公办初中提质强校首批试点学校“学科项目化学习”项目书评比中获一等奖、录播课评比中获二等奖,曹玉新、蔡忠伟两位老师在杭州市实验调研中分获一等奖和三等奖。

  07 实践为新:创新落实“双减”

  作业改革为基点,彰显双减实效。学校围绕“研习线”和“实践线”两条基本路径,设计不同阶段的多元化作业评价方式。寒假期间,各学科设计了妙趣横生的“1+X”实践作业,充满乐趣的作业更是登上各大媒体头条。当知识跳离书本,引发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探索。基于课程育人的原问题,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加强教育教学实践,积极探索新课标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打造“四学”课堂,进一步推动提质强校工作再上新台阶。2022年12月成功举办主题为“细研‘双新’ 精筑‘四学’”的第八届MX课堂节,分别开设教学专场和德育专场,12位老师积极开课,探索新课标下的“四学课堂”,并邀请省市区专家莅临指导。

  08 劳动为务:劳动教育添光彩

  学校一直以来重视学生劳动精神的塑造、劳动能力的养成,这一年,大力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在传统佳节,学生体验包青团品春味、缝香囊挂艾草、做月饼玩花灯、登高赏菊等传统习俗,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把校内资源作为劳动教育“活教材”,学生自制100余瓶金桔蜜,献给疫情下最可爱的医护人员以及班主任;参与劳动教育成果爱心义卖集市,筹得善款2701.6元,为甘孜州石渠县同龄人捐赠“2022第一件冬衣”;发挥“行方绿苑”的阵地作用,组织学生种植、养护及采收。

  09 竞赛为机:艺体同行并举

  努力拼搏是最美姿态,超越自我是最佳状态。2022年,一中学子在体艺竞技上大放异彩:在2022临平区第二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获五金四银二铜,共计11枚奖牌,打破区记录五项,荣获区级第二名;在区第二届中小学篮球比赛中,女篮获第二名,男篮获第三名;在区第二届中学生校园足球联赛上,男足实现逆转,荣获冠军,女足获得第四名的好成绩;在市、区啦啦操、健美操比赛中,健美操队获荣誉5项。在杭州市、临平区艺术类比赛中获集体荣誉3项,获个人奖项共35人,获评区艺术节“最佳风采奖”;在区科创节的各类比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共59人,在临平区2022年中小学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成果评比中获奖19项,共54人。

  10 安全为本:响应“疫线”管理

  维护校园安全是学校工作全面、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学生健康成长、学校稳步发展的重要基石。2022年疫情形势复杂多变,学校坚持全员抗疫、共克时艰,确保精准防控、慎终如始。作为“抗原检测”试点学校,学校的疫情防控典型经验在全区“护校安园”工作会议上作分享交流。在疫情面前,温情显得格外珍贵:常态化核酸有一中老师“大白”的身影,疫情网课下有“云主播”的阵地,防疫政策调整下还有弘临学子“药物共享”的呼吁。寒冷的冬天终将过去,来年春天让我们相约美丽的一中校园。

  忆往昔,看今朝,向未来!新的一年,临平一中人将秉持“兼收并蓄、自信开放;同心同德、服从大局;笃学践行、乐观向上”的一中精神,继续踔厉奋发,勇于迭代更新,朝着既定目标着力创新,砥砺奋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3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4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5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6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8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10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11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12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13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14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15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16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17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18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20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21版:两会专题
   第22版:两会专题
   第23版:两会专题
   第24版:两会特别报道
踔厉奋发 奋楫争先
今日临平两会特别报道16踔厉奋发 奋楫争先 2023-01-17 2 2023年01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