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5月28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临平区卫健局:激活医疗卫生发展新动能 书写民生幸福“健康答卷”
  开展临平区大型义诊公益活动

  承办全市健康科普工作现场推进会

  举办第二届健康家庭大奖赛

  组织开展卫健系统年轻干部能力素质测试活动

  卫健系统“专才尖兵”成长营“临雁班”获评第四届“美丽临平人”

  建设大运河临平国医生活馆

  成立杭州市体外诊断产业创新与临床转化工程中心

  成立全省首批、全市首个县域胸痛救治联盟

  全省首推免费孕前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

  开展“国医养国娃”中医药科普活动

  举办“市民开放日”健康科普活动

  成立杭州市首家公众急救健康科普基地

  举办中医药秋日雅集活动

  打造全省首家夜托“智慧+”机构

  创新打造“云家康”居家上门服务平台

  本版组稿 高悦 王谷俊 万众一 

  悠悠万事,健康为大。在时代发展的坐标轴上,卫生健康事业始终是丈量幸福指数的关键刻度。当优质医疗成为民生期许的暖色基调,临平卫健人正以改革为笔、以创新为墨,在高质量发展画卷上书写着“健康共富”的温暖注脚。

  过去一年,临平区卫健局聚焦“一体两翼三争当”发展思路,在健康临平建设的赛道上加速奔跑:全面布局“15分钟医疗服务圈”,让优质资源下沉社区;筑牢数字健康底座,赋能医防融合创新,让卫健公共服务更优质均衡。

  如今,从智慧病房到家庭医生,从医疗环境改善到医疗资源扩容,从“一老一小”守护到“病有良医”的承诺……“健康临平·品质卫健”品牌辨识度持续擦亮,优质均衡、可感可及的卫生健康服务惠及千家万户。一幅以人民为中心的幸福民生新画卷,正随着卫健人的奋斗足迹,在临平大地徐徐铺展开来……

  改革创新再抓实

  医疗资源实现新扩容

  优质的医疗资源,是解锁百姓幸福生活的关键“密码”。过去一年,区卫健局从提升群众就医体验、增强就医便捷性、深化健康获得感等多维度着手,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发展,保障群众健康更有“医”靠。

  “每周至少一次,每次4个多小时,跑区外医院身体实在吃不消。”对于尿毒症患者张大伯而言,定期的血透治疗是不小的负担。不过,最近他迎来了好消息:区第一人民医院血透中心完成扩建,升级后的血透室新增500余平方米的区域,可以容纳115台血透机,满足600名病人的日常血透需求,成为杭州区县(市)最大的血液净化基地。

  “升级的不只是设备数量,还有服务的质量。”区一院肾内科副主任、血透室副主任孙佳说,医院年透析超5万人次,随着血透中心的扩大,科室还将不断升级透析治疗模式和先进技术。目前,该中心既能开展多种血液净化技术,又能为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提供肾脏替代治疗,还能为非肾病患者提供支持疗法。一系列举措,减少了患者的奔波之苦,更守护着他们的“生命线”。

  推动医疗服务能力从硬件“配到位”到软件“强到位”升级,得益于我区持续实施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行动。一方面,区卫健局积极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强化省市优质资源赋能,深化“浙大二院临平院区”“浙大妇院临平分院”“市中医院临平分院”等品牌内涵建设,成功创建国家级特色专科1个、省级重点专科2个;成为全省首个实现“胸痛救治单元”全覆盖和全市首个通过“创伤中心”国家级验收认证的区县,胸痛联盟项目作为全市卫健领域唯一案例入选共同富裕市级试点。

  同时,强化全区医疗资源统筹管理,推动优质资源向基层“毛细血管”渗透。依托医共体的紧密协作和双向转诊体系,群众不仅能实现在家门口看名医,还能享受全方位、全过程、全周期的闭环式健康服务。依托“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服务模式,2024年,9万余患者通过分级诊疗系统获得及时、高效、专业的治疗。目前,打造国家“幸福呼吸”项目建设区,实现全国首批“咳喘防治中心”基层全覆盖,相关做法入选2024年度健康杭州建设十大培育创新项目。

  优质的健康服务还体现在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的诸多细节中。比如,区第一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和区妇保院4家公立医院推出“无陪护”病房服务,让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医疗护理员为住院患者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生活照护,实现无家属陪护或“陪而不护”,大大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又如,通过全面落实门诊首诊负责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一管到底”,让临平居民有“医靠”。

  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人才是核心。过去一年,区卫健局全面实施“双强型院长”培育、公立医院重点学科和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等系列行动,构建阶梯式干部人才培育体系。同时,开展年轻干部素质测试,设立卫健系统“专才尖兵”成长营“临雁班”,选拔年轻干部赴全国知名医院跟岗学习,学员在上海地铁救人事迹获权威媒体报道,“临雁班”集体获评“美丽临平人”称号。通过这些举措,临平打造出一支既精业务又有温度的人才队伍,为医疗事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以民为本担使命

  健康共富绘就新图景

  一座城市的幸福感,来自民生保障的温暖底色。2024年,区卫健局承担的23项省、市、区级民生实事项目全部高质量落地。

  全年完成常住备孕育龄夫妇免费外周血染色体检查7010人次;启动善育来临“百千万”培训项目,组织1411名幼儿参加养育照护小组活动、家长育儿技能提升课堂培训10405人次;为7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45400人次;开展适龄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4302人次、完成结直肠癌筛查13901人……一项项民生举措如同星星之火,点亮万千家庭的幸福图景。

  0-3岁以下的婴幼儿,被称为“最柔软的群体”。2024年,临平新增小月龄托位732个,全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托位超5420个,总托位比达33%,居全市前列。在此基础上,如何让“有得托”向“托得好”转变,成为我区推进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考量。

  夜深人静时,位于区妇保院内的优优托育园里仍亮着温暖的灯光。新手妈妈吴女士轻轻推开教室门,看着在小床上安睡的女儿,卸下了一身的疲惫。几个月前,吴女士曾为孩子的夜间照护问题愁眉不展,“我和爱人工作繁忙,上夜班是家常便饭,家里老人年纪也大了,无力承担夜间看护宝宝的重任。”转机出现在去年9月,我区推出托育园夜托服务,从下午5点半到深夜12点,孩子在托育园有老师陪伴玩耍,还能得到洗澡、喝奶、睡觉等悉心照料。“每次下班来接孩子时,看着他睡得香甜,我心里别提多踏实了。”吴女士感慨地说。

  这样的温暖守护也照进了特殊儿童的世界。1岁的辰辰因语言发育障碍和严重的分离焦虑,社交能力明显滞后于同龄人。就在家人一筹莫展之际,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的康复专家团队为他量身定制个性化干预方案,融合了感统训练、情绪调节、认知训练等在内适应性训练,明显改善了辰辰的情况。“之前总是自己玩,现在也能和小朋友一起玩了,还能主动交流。看着他一点点进步,真的很开心。”辰辰妈妈欣喜地说。2周的适应性训练后,辰辰正式进入中心托育部,开展融合托育。在后期托育过程中,中心的康复师将每周对其开展一对一的个训干预,帮助他更好地适应集体环境,提升社交能力。

  除了在全省率先推出夜托“智慧+”服务、建成全市首批融合托育中心,区卫健局还培育了7家引领型普惠托育机构、完成107家婴幼儿成长驿站提档升级工程。托育服务的全方位提质升级,是临平书写民生答卷的生动注脚。

  在守护生命健康的赛道上,临平同样跑出加速度。当急促的救护车警笛划破天际,临平的三级急救网络即刻启动:中心调度台智慧系统精准匹配最近车辆,24小时待命的急救铁军奔赴现场,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无缝衔接。

  依托“1个中心-4个急救站-7个急救点”三级网络,全区急救半径缩短至3.5公里,平均反应时间压缩至9分钟,达到省市领先水平。此外,强化创伤、烧伤、中毒等方向的专项能力建设,优化配置全区医疗应急专家库及“一南一北”应急队伍,科学规划医疗急救站点,进一步缩短城市农村平均急救反应时间。2024年,6.7万次警铃响起,1.9万条生命通道开启,区急救中心以连续4年全市质控评价第一的佳绩,兑现着“呼救即急救,上车即入院”的承诺。

  与此同时,急救知识普及工程深入基层,全年开展147场涵盖AED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实用技能的培训活动,惠及70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公众自救互救能力,构建起“专业急救+社会参与”的双重保障体系。

  共建共享优结构

  健康服务再上新台阶

  最近,大运河畔的塘栖古镇掀起一股养生热潮,“大运河临平国医生活馆”成为热门打卡地,试运营仅5天,客流量便突破1万人次。走进馆内,养生茶饮区人气爆棚,与传统看菜单点饮品不同,这里有专业的中医师坐镇,运用传统的望闻问切方法,为顾客量身定制专属饮品。游客陈女士品尝后赞不绝口:“喝起来没有中药的苦味,美味养生两不误,真不错!”

  “药膳+体验+诊疗”的立体模式,打破了不少人对中医药“苦涩难近”的刻板印象。以“沉浸式体验”为纽带,国医馆里还设置了中医适宜技术体验区、中医药文化研学区、中医药文化展示区等区域,不仅有区中医院等区属医院的资深中医专家提供咨询服务,市民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沉浸式体验感受中医药文化,全方位了解中医药的发展历程、临平本地中医药特色以及大运河与中医药文化的深厚渊源。

  临平地处大运河中医药文化传播带核心区,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传统中医大胆“跨界”,是临平扎实推进各项中医工作的缩影。过去一年,区卫健局把中医药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深化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成果为契机,推动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不断完善、人才队伍持续壮大、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全区中医药事业在传承创新中呈稳健发展态势。

  目前,全区建成旗舰中医馆4家、中医阁19家,全区1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能开展3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均至少有1名中医类别中医师坐诊。此外,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将中医药融入青少年儿童肥胖、近视、脊柱侧弯干预治疗,以及各类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医养结合等健康管理中。

  在提升服务水平的同时,我区还注重提升中医药文化内涵,积极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中医药夜市、中医义诊、中医药研学等活动层出不穷,让中医药文化走进千家万户。

  此外,临平在健康促进领域持续发力,通过深化国家级健康促进区建设成果,多维度推动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过去一年,区卫健局全面落实健康临平27项行动,不仅成功承办全市健康科普工作现场推进会,更以第二届健康家庭大赛等创新形式深化健康理念传播。同时,建立的爱国卫生“培优帮带”机制有效强化了基层健康服务网络。数据显示,全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已达42.04%,近三年健康素养水平提前达到健康杭州十四五规划要求,临平连续多年在健康浙江建设考核中取得优秀成绩。

  在创新实践层面,临平打造了多个行业标杆:武林工贸公司入选国家卫健委健康企业建设优秀案例,老板电器有限公司荣获全国健康企业建设特色案例。不仅如此,通过区疾控中心牵头打造的“公卫利益共同体”等机制,实现医疗资源与公共卫生服务的深度融合,推动我区健康服务再上新台阶。

  品质为先强服务

  医疗水平取得新提升

  家住东湖街道的张爷爷是一位九旬高龄老人,由于长期卧床,饱受骶尾部压疮的困扰,这让他的家人倍感焦虑无助。幸运的是,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东湖分院的签约家庭医生向他们推介了“云家康”平台。该平台于2024年10月正式上线,融合“线上+线下”服务模式,精准对接居民需求,提供家庭病床、专业护理、康复指导等全方位服务,且除本人外,家属或社区健康专员也可代为申请服务。

  张爷爷的家人第一时间在平台预约,专业护士上门全面评估老人情况,制定详细护理计划,为老人定期上门换药,指导家属正确翻身和皮肤护理,并耐心解答疑问。经过多次精心护理,张爷爷的压疮逐渐愈合,家属也掌握了正确护理方法,对“云家康”上门服务赞不绝口。点一点,服务送上门,品质服务让医疗更有温度,让健康“触手可及”。

  以数字化改革为引擎、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过去一年,区卫健局围绕“深化改革、强基固本、提质增效”主线,推动基层卫生服务品质全面提升。对准“健康大脑+数字健康管理”跑道,我区完成AI慢病管理助手系统重大版本升级,在原有基础上拓展慢病线上协同管理能力,完善区级医共体-中心-服务站三级慢病协同管理服务网络体系。全年电子健康档案开放率82.33%,“数字家医”家庭医生入驻率达100%。

  为给慢病患者提供更优质服务,我区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建成慢病一体化门诊,配备自动身高体重测量仪等诊前功能检查、健康信息采集设备,以信息化为支撑,部署慢病AI助手,为患者提供诊前、诊中、诊后一站式规范化服务。目前,全区以“15分钟健康服务圈”为原则,已建成8家智慧化星级服务站。同时,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应用建设,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浙里智医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应用建设”,4家区属医院实现智能康养机器人全覆盖。

  公共卫生服务领域同样交出暖心答卷。2024年,全市率先探索公卫质控中心建设,疾控规范化建设达A级标准,卫生行政执法效能监测指标达到县级A等。强化职业健康保护,创新成立职业病防治“539”联盟,督促企业完成职业健康体检14870人次,完成职业危害因素检测413家次。加强疾病监测预警,完善全区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全区传染病聚集性疫情同比下降50%。

  从“云家康”的温暖守护到AI医疗的智慧赋能,从慢病管理的流程再造到公共卫生服务的精准触达,这场以“品质为先”为核心的医疗改革,正将健康服务延伸到每个家庭的“最后一公里”。

  结语

  擦亮健康底色,书写民生答卷。2025年,区卫健局将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卫健事业高质量发展,围绕“一体两翼三争当”发展思路,强化“品质医疗、品味健康、品牌发展”融合共进,不断优化医疗服务体系、弘扬中医药文化、提升居民健康素养、营造生育友好氛围,为“当好深度融沪桥头堡、建设产城融合示范区、打造杭州城东新中心”贡献卫健力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3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4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5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6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8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9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10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11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12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13版:两会专题
   第14版:两会专题
   第15版:两会专题
   第16版:两会特别报道
临平区卫健局:激活医疗卫生发展新动能 书写民生幸福“健康答卷”
今日临平两会特别报道06临平区卫健局:激活医疗卫生发展新动能 书写民生幸福“健康答卷” 2025-05-28 2 2025年05月2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