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沾桥中学:在变革中锻造“家门口的优质教育”
2025年05月27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未来而教 为未来而学
——沾桥中学:在变革中锻造“家门口的优质教育”

  余杭第二高级中学与沾桥中学集团化办学签约合影

  崇贤街道教育共建项目启动仪式

  誓师大会

  心理游园活动

  开学仪式

  学生游泳

  沾桥中学足球队在临平区第四届青少年足球比赛中荣获亚军

  运动会

  马维婧老师公开课

  元旦文艺汇演

  众望布艺研学

  “深吸一口气,把脸埋进水里,缓慢呼出气泡,双臂向前伸展,双腿伸直并拢,全身放松浮在水面上……”在沾桥中学的恒温泳池里,教练们正在手把手教孩子们游泳技巧。

  “让每个沾桥学子学会游泳”是学校办学的执念。

  一个简单的生活技能,背后却承载着沾桥中学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深切期望。从红色基因的赓续到课程改革的落地,从游泳馆里的水花四溅到编程赛场的思维激荡,在沾桥中学,这样的教育理念贯穿于每一门学科、每一项活动、每一场对话。

  在杭州城北、独山脚下、大运河畔,一座现代化校园正以蓬勃之姿扬帆起航。作为余二高教育集团托管的标杆初中,沾桥中学始终秉持“为未来而教,为未来而学”的核心理念,以“办一所面向未来的现代化学校”为目标,深耕教育沃土,培育时代新人。在“学在临平”美好教育品牌引领下,沾桥中学正以创新为桨、以文化为帆,用行动诠释着“家门口的优质教育”深刻内涵,全力书写一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美好教育图景。悠悠千年运河水,生生不息的文脉,润物细无声地荫庇着莘莘学子。 

  组稿  沈琳宇 马维婧

  锚定未来:从“知识灌输”到“思维革命”

  “教育不是填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沾桥中学以新课标为纲,将“未来”二字融入血脉,构建起“六维”课程框架(解释、释义、应用、洞察、移情、自知),依托余二高教育集团资源,学校引入特级教师、名优教师团队,打造“大单元-生本课堂”,通过跨学科融合、情境化教学,将课堂从“教基本知识”转向“育核心素养”,让学生在真实问题中锤炼思维。

  语文教师马维婧的“科技馆代言”大单元课例,便是创新教学的一个缩影。学生以“小小宣讲员”身份,从科幻文本研读到科技文化创作,从活板文物发布会到宣讲稿竞演,在实践中贯通文学、历史与科学,实现知识迁移与素养提升。“这不仅是一堂课,更是一场思维与创意的狂欢。”马维婧说。

  立德树人:红色基因与清廉文化共筑精神底色 

  沾桥中学的德育课程,既有历史的厚重,亦有时代的温度。作为中共杭州市第一个村支部——鸭兰村党支部的诞生地,学校将红色教育融入血脉:鸭兰村革命纪念馆、红色故事宣讲、暑期“红色打卡”、宪法主题文化园研学、“薪火少年”评选等活动,让“爱国修身、慎思明辨”的校训内化为行动。 

  校园内,“清廉走廊”成为一道独特风景。以莲喻廉的《爱莲说》主题墙、师生共创的“清源书角”、家长书信与学生作品展,构建起“学莲·向廉·倡廉”的文化场域。德育副校长表示:“清廉不仅是制度,更是浸润心灵的信仰。”  

  五育并举:让每个生命绽放光彩  

  在沾桥中学,教育不仅是分数的竞争,更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丰盈每一个个体的心灵。

  ——以课堂为阵地,提升学校教学质量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学校重塑课堂新模式,实施分层教学,打造生本课堂,在校学生均能获得最优发展,教学质量逐年提升,学校首次参加区“美好教育杯”竞赛,荣获佳绩,其中2人获“总分全能一等奖”,12人在数学竞赛中获奖,4人在物理竞赛中获奖。今年学校也迎来了首届中考,已有多人获省一级重高自主招生资格。

  青年教师王媛在“高效课堂”改革中迅速成长,她设计的跨学科案例获区一等奖再次印证了这场变革的成效。“在沾桥中学,每个人都能找到绽放的舞台。”她说。

  ——以科技赋能,从“兴趣启蒙”到“未来竞争力”  

  无人机编程赛场,806班徐博睿操控FPV无人机穿越障碍,斩获省级二等奖;科创节上,学生设计的“智能垃圾分类系统”获专家点赞。“今天的无人机少年,可能是未来的‘战场指挥官’。”学校与崇贤街道先进制造业企业共建实践基地,让学生触摸“工业4.0”的脉搏,播下“科技报国”的种子。“科技教育不是奢侈品,而是新时代的必修课。”校长这么说。  

  ——以体育人,强健体魄铸就拼搏精神  

  2024年,沾桥学子在区级以上体育赛事中斩获32项荣誉:田径队打破4项区记录,男足两年亚军,女排队勇夺季军,空手道队跻身全国U系列赛前三……“体育不仅是竞技,更是意志的锤炼。”田径队教练员夏浩博感慨。九年级学生杨腾羿,以破区400米记录的成绩夺冠,他说:“赛道上的每一步,都在教会我坚持的意义。”  

  ——以美润心,艺术教育点亮梦想 

  科创节、艺术节、“班班有歌声”合唱比赛……校园成为创意的舞台。906班马艺琳凭借《古运河畔我的家》获区读书节一等奖,903班琚丽丽以动漫作品摘得艺术节桂冠。美术教师郭晋丽说:“艺术是心灵的表达,我们鼓励学生用作品讲述自己的故事。”  

  ——以劳育德,实践赋能成长  

  “我为家人烧个菜”“社区志愿服务”“小菜园”等劳动课程,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非遗三重奏”“薪火领航”等校本课程获评区级精品课程,并被推荐参评市级比赛。八年级“劳动卫士标兵”钱顺,带领班级参与校园绿化维护,他说:“劳动让我懂得责任与担当。” 

  师资筑基:“四个一”标准锻造卓越团队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沾桥中学以“一身正气、一腔热情、一身才识、一心治学”为标准,构建起“名师引领+青蓝工程”的培养体系。2024年,教师团队斩获65项区级以上荣誉:章俊龙老师获全国班主任风采大赛二等奖,马晓颖老师论文获省级奖项,邵丹老师带领数学组创新作业设计……而2025年,教师团队继续在各领域斩获佳绩:把握中考命题动向,在区命题比赛中获奖共20余人;走在新课改前沿,在区专题论文评比中获一、二等奖共8人次……

  邹光水老师,中学数学高级教师,任教20年来获多项荣誉,包括浙江省“优秀援疆教师”和阿克苏地区“优秀援疆人才”。他创立临平区名师工作室,秉持“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追求“轻负高效”的教学模式。先后撰写了几十篇教学论文,多篇论文荣获市级、区级一等奖。

  家校社协同:共绘育人“同心圆”  

  教育从来不是孤岛。沾桥中学通过“家长学堂”“清廉家书”“校园开放日”等活动,让家长成为教育的合伙人。面对“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的普遍焦虑,沾桥中学选择主动破局:区“爱卫新风尚·健康向未来”主题活动在该校火热开展,多方协作共建青少年身心健康防护网;校心理健康中心每周开放20小时,年咨询超300人次;校“家长学堂”讲授亲子沟通技巧,“清廉家书”让家风与校风共鸣。心理教师肖紫娟分享了一个案例:曾因手机问题与父母冷战的小张,通过沙盘游戏找到表达出口,最终与家庭关系融合。“我们不做评判者,只做倾听的桥梁。”

  从独山初中的几间旧瓦房,到投资5亿元、占地50000方的现代化校园;从“均衡”到“优质”,从“新校”到“名校”,沾桥中学用50年时光诠释了教育的初心与坚守。新的一年,学校又提出新目标:增强师资力量,提升教学质量,培育名校品牌,全力打造杭州市一流学校。  

  站在面向未来的教育新起点,沾桥中学的答案清晰而坚定——以创新回应时代,以温度滋养生命,以开放拥抱明天。正如沾桥老师们所云:“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我们要做的,是让每个孩子在这里找到生命的支点,走向更辽阔的世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3版:视点
   第04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5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6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7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8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9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10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11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12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13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14版:两会专题
   第15版:两会专题
   第16版:公益
为未来而教 为未来而学
今日临平两会特别报道12为未来而教 为未来而学 2025-05-27 2 2025年05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