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
今年以来,区人力社保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施政所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全力稳就业、强保障、聚人才、促和谐,从“关键小事”架起百姓“连心桥”,以“暖心实事”织牢民生“幸福网”,用心用情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
本版组稿 周铭 胡显光 叶丽君
就业优先 夯实民生之本
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抢抓节后开工复产和返岗就业黄金期,科学谋划、精准施策,稳住就业“基本盘”,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举措一 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
认真贯彻落实社保返还、开门红企业扩岗补贴等各项就业创业政策,通过无感智办、免申即享、直补快办等方式,高效兑现各类政策补贴,真金白银支持企业稳岗促产。今年以来,累计发放稳岗、扩岗等惠企失业保险基金2511.9万元,惠及企业3899家。
举措二 畅通线上线下招聘渠道
线上,依托“杭州临平人才智聘网”“浙里找零工”等一站式人才综合服务平台,面向区内企业、求职者提供全天候人才招引、求职就业等供需一体化服务。线下,组织开展“春风行动”“家门口就业”等主题招聘活动,助力居民群众多渠道就业。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主题招聘活动63场,1926家次单位提供岗位4.16万个。
举措三 强化困难人员精准帮扶
组织镇街、村社开展就业困难人员摸底调查,落实职业指导、岗位推荐、技能培训等精准帮扶举措。实施“家门口”就业专项行动、就业援助月等帮扶活动,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开展“1311”精准帮扶援助。今年以来,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5171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938人。
社保惠民 兜牢保障底线
聚焦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样板,坚持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稳步推进参保扩面,有序落实退休改革政策,强化基金监督,推动高品质共富社保体系更加可感。
亮点一 持续扩大社保覆盖面
稳妥落实延迟退休政策,按照国家统一口径做好全面政策培训、宣传解读。加强重点企业参保监测,规范企业参保缴费行为,督促企业依法依规参保。联合镇街村社积极开展全民参保登记调查,进一步巩固困难群体应保尽保成果。截至4月底,全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63.35万人,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职参保44.33万人,区内户籍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37%。
亮点二 积极保障社保待遇发放
提升社保经办服务质效,充分利用数字赋能,以信息比对为主、自助为辅的方式开展养老待遇、工伤待遇生存认证,保障退休人员“养老钱”按时足额发放。积极推行工伤保险就医费用联网结算,减轻用人单位和工伤职工资金垫付压力。今年以来,累计通过系统联网结算工伤待遇34万元,全区各类养老待遇保障人员16.96万人,月发放各类养老待遇5.53亿元。
亮点三 扎实推动基金监督管理
持续落实社保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紧盯重点领域,不断完善社保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风险防控体系,制定年度审计计划,常态化开展基金安全警示教育活动,强化基金追回执行措施,切实提升社保基金监管水平,守住基金安全底线。今年以来,核查各类疑点数据237条,追回违规领取社保待遇41.1万元。
引育并举 激发人才活力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不断健全完善人才使用、评价、激励制度机制,持续加大引才育才聚才力度,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做法一 加大青年人才招引力度
积极落实应届毕业生生活补贴、企业新引进大学生一次性补贴、“青荷礼包”等政策,启动“起跑春天@临平”“临聘有你·逐梦同行”等系列招聘活动,走进省内外各大高校,大力招引青年人才。今年以来,组织校园招聘活动22场,发放“青荷礼包”2744份、应届毕业生生活补贴3336万元,招引青年人才5258人。
做法二 强化技能人才培育提升
深入推进“临平工匠培育行动计划”,做好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发挥高技能人才带动引领作用,积极引导企业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举办各类职业技能竞赛。进一步创新形式赋能技能型乡村(社区)、技能型企业,辐射带动全区技能型社会建设氛围。今年以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075人次,新增技能人才2812人,其中新增高技能人才690人。
做法三 做实做细人才服务保障
高效有序开展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和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服务,创新开展国际职业资格比照认定工作,积极向企业宣传博士后建站及招引相关政策,鼓励并指导企业建站、招引博士后,不断激发人才发展活力。今年以来,新建博士后工作站3家,完成国际职业资格比照认定27人,初认定专业技术人才168人,认定市级高层次人才830人、区级高层次人才601人,发放人才政策资金2805.7万元。
权益保障 奏响和谐旋律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排查化解劳动关系领域风险隐患,着力优化劳动用工环境,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推动全区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
措施一 创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深入开展“开工第一课”法治培训及宣传走访活动,积极落实建设领域用工实名、结算实薪、支付实卡、数据实时的“四实”改革,扎实推进劳动关系基层综合服务站点建设,积极开展企业用工体检服务,强化企业用工监管和指导。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法治宣传培训8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发送维权温馨提醒短信50万余条。
措施二 持续巩固欠薪治理成效
持续加大欠薪风险隐患排处,每周通报晾晒涉薪风险项目情况,针对政府、国企项目开展重点排查整治。紧盯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园区、重点楼宇做好欠薪线索数据分析,切实推动欠薪线索控量增效。强化部门联防严惩力度,对重大欠薪案件开展联合约谈、联合处置,用好用足行政、刑事、司法、信用等惩戒手段,加大对欠薪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今年以来,累计接收各平台欠薪投诉7500余件,作出涉薪类行政处罚9件,行政处理65件。
措施三 建立健全快速调解机制
积极化解各类劳动纠纷,做好日常信访处置及积案化解工作,进一步加强仲裁队伍的规范化、专业化建设,提高仲裁效率和质量。持续推进基层劳动关系综合服务站点建设,定期组织劳动关系协调员培训,提升队伍专业素养,织密基层劳动关系纠纷问题调解网络。今年以来,完成工伤认定966件,收到仲裁申请1145件,处理各类信访件6498件,劳动争议无讼指数达97。